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调研报告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林中、林上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在于:通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能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一、基本情况XX市遵循“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总思路,按照“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的基础上,着力于林下种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增加农户收入,探索林业“三变”改革,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到20XX年6月,林下种养殖、林农套种涉林面积1xx.554万亩,预计可实现产值xx0000万元;森林、湿地旅游、森林养生、森林科普等涉林面积xx0余万亩,实现经营收入xx0000万元,累计林下经济预计产值28亿元。二、主要做法(一)制定政策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实施主体在多年生产业基地无效益期采取套种矮杆作物、多年生作物、一年生作物等“以短养长”的方式,工作总结确保主导产业发展,同时解决产业基地无效益期业主收益问题。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六盘水府办发〔20XX〕90号),从20XX年起,每年的农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发展林下经济,并从生态治理资金中,安排不少于xx%的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盘县政府出台产业基地内套种矮杆作物的扶持奖励措施(盘党办发〔20XX〕xx3号),明确规定在“3xx5工程”多年生产业基地内套种蔬菜并且每年种植两季以上的每亩每年奖励300元,套种一年生中药材的每亩每年第1页共5页奖励300元,套种生姜、大豆、花生、马铃薯、折耳根、红薯、芋头、魔芋、矮生芸豆等矮杆作物的每亩每年奖励50元,套种蓝花子、苕子、苜蓿等绿肥作物的每亩每年奖励30元,实行验收支付制度。20XX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巩固农业发展成果大力推进“以短养长”种植制度的实施意见》(盘府办发〔20XX〕36号),明确规定“从20XX年起,县财政将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对多年生农业产业基地无效益期的前三年套种矮杆作物给予补助,套种一年生中药材补助300元/亩/年,套种蔬菜补助xx0元/亩/年,套种生姜、大豆、花生、马铃薯、荞麦、红薯、芋头、魔芋、折耳根、矮生芸豆、豌豆、蚕豆等矮杆作物补助xx0元/亩/季,套种苕子、蓝花子等绿肥补助30元/亩/季”;XX县区印发《中共XX县区委办公室XX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区20XX年农业产业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水党办发〔20XX〕20号),个人简历每亩借粮食200斤,有效益后再还。(二)林下经济+三变创新发展模式,增加农户收入。把林下经济种植与“三变”工作和“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和管理,实现以短养长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实现“种得下,收得起,销得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和扶持农村贫困农户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相应养殖技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林地综合经济效益。XX县区郎岱镇青菜塘村以六盘水郎岱农业扶贫产业园区为依托,采取“村集体出资金、农户出土地、村委会统一实施销售”的方式,由村集体筹集资金,农户自愿将闲置的撂荒地入股,共同建设经果林和发展林下养殖。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种养殖基地,农户与村集体各占50%的股份的利益分配形式,发展荒山坡经济。目前,该村已建设260亩杨梅园,该项目覆盖青菜塘村羊角桥村民小组37户,农户xx7人,三年后进入投产期,范文内容地图农民和村级各分红2000元/亩;该杨梅园能为农民带来人均增收3796元,年增加村集体经济52万元。预计到20XX年底,该村将利用闲置荒山坡发展特色经果林3000亩,实现经济产值1800余万元。XX县区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7935亩,林下经济产值已达xx27.5第2页共5页万元,林下种植、养殖正成为退耕农户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有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