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变质作用2015学年第1学期第1次四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第I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50分)右图1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代表极圈。据图回答1-2题: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23026′S,450W)B.(66034′S,450W)C.(66034′S,450E)D.(23026′S,1350E)2.一架飞机从B地飞向A地,若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朝正西方向走B.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据右图2回答3-4题:3.河流所在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③城市密集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甲乙两地自然带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地形、暖流B.寒流、地形C.寒流、大气环流D.地形、大气环流云南帽天山附近区域的澄江化石地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附近为澄江县支柱产业——磷化工产业的主产区。图3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5.澄江化石地岩石与图中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为实现澄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①加速磷矿开发,为开发化石地奠定经济基础②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③帽天山地区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④保护澄江化石群,禁止人员进入⑤建设集教育、科研一体的化石地博物馆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7、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1●甲1800图1图2图3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南北长约720公里,东西宽约60—100公里,是加州重要的农业区。图4为部分谷地水系分布图,回答8—9题。8.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A.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C.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D.板块俯冲地壳水平张裂9.与谷地东侧河流相比较,西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A.结冰期短较短B.水能资源丰富C.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5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10~11题。10.该日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全天暴雨B.全天晴朗C.上午晴朗,下午转阴D.午后多云转晴11.该地可能位于A.大兴安岭B.帕米尔高原C.黄土高原D.武夷山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如图6),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据此完成第12-13题。12.作为旅游资源的吊脚楼,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A.防寒保温B.通风防潮C.遮风挡雨D.登高望远13.以下气候类型图能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2B301501月200100降水量(mm)平均气温()℃12211391078654-10-505101520253020016012080400(mm)()℃降水量平均气温123456789101112(月)25降水量(mm)10152050123456781011129-1001020月气温()℃140(mm)()℃1201008060402001357911(月)降水量气温ACD图4图5图6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7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1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1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下图为青海省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读图8完成16、17题3图7100120(西)甲丙乙气压差(百帕)(东)16、图中A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A.230mmB.180mmC.150mmD.80mm17.下列关于青海省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湖泊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B.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量最多C.西北部地区受越山后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最少D.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农业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18.右图9显示北半球甲、乙两地间近地面(假设地面情况相似)与12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则丙地近地面风向为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