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区经济开展实施作风建设年调研汇总为深入贯彻省、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倡导拒绝理由、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优化服务创新创业、促进科学发展的环境。活动开展以来,紧密结合安次的区情实际,认真学习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并积极开展基层蹲点调研活动。4月3日,就如何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深入到仇庄乡南辛庄村进行工作调研,与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该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发展因素。通过对南辛庄村的工作调研,对制约乡镇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加快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一、仇庄乡南辛庄村经济发展概况该村位于市区南20公里,廊泊路与原廊大路交叉口处,村街总面积1224亩,其中耕地924亩,全村142户、584口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为424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大。该村经济发展以农业种植为主、印刷包装等轻工业为辅。目前,已有XX市佳艺印务有限公司、XX市光和制镜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落户发展,总投资近3000万元,安排就业80人。经过连续多年打基础、造环境,该村农田水利、村道改造、网络通讯、学校、卫生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已建成文明生态精品村和沼气建设精品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两委”干部精神状态良好,思路清晰,工作扎实,广大村民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较为强烈,村情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的基础和氛围较好。二、制约乡镇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尽管国家出台了土地流转、税费减免、粮食补贴、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系列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在科技知识、政策理解、市场观念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农户经营规模小,第1页共4页产品数量少、质量低,难以加工转化增值,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二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相对狭窄,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少,在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三是创业资金匮乏,大部分农民年收入中的各种费用开支,多应用于购买基本食品、子女教育、购买耐用消费品上,其次才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投资,加之农资市场价格与农业经营成本偏高,使得农民收入再投入创业的困难加大。四是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多。全区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特色基地建设、沼气建设、科技示范、劳务开发等项工作,但促农增收的效果仍不明显。三、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具体措施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首先,要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各乡镇、村街要依托自身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环境,精心设置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到本地投资建厂,同时要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第二,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帮助农民通过合作的形式进入流通、加工领域,完善内部运营、利益分配、管理和约束等项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把各种信息、新品种、新技术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第三,要抓好龙头带动。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111”行动计划,重点扶持壮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周边村街发展,拉动就业,促农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搞好科技下乡,以专家授课、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积极推广新品种,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要由靠数量扩张增产增收向依靠科技更新、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增收第2页共4页转变,由传统的生产经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