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纲0742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767基础教育概论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和内容概述基础教育概论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教育科学入门和奠定基础的作用。基础教育概论是对教育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综合、多维审视的基础学科,着眼于综合贯通地探讨教育的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是构建教育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础、是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原理,体现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结构。本课程自学教材采用郑金洲著的《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全书共十章,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教育的本质和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二是对教育的心理基础、社会基础、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教育外部现象和宏观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三是对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教育内部现象和微观教育问题进行论述;四是对教育学的本体和教育科学发展进行的元分析。二、课程设置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应考者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权衡学生的教育理性思维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教育科学的系统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框架,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理论素质。2、形成一定的教育专业理论思维,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的思维水平和分析教育问题的理论能力。3、能够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观点对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反思。4、引起对现实中教育有关问题的关注,具备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判断力,提高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性。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什么是教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学会用教育的话语方式对教育进行分类的思考(二)课程内容1、教育的概念:教育;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2、教育的构成:教育要素;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中介。3、教育的形态: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教育机构4、教育的语言;教育术语;教育隐喻;教育口号(三)考核要点与要求1、掌握教育的含义及其定义方法;2、能够分析教育的构成要素和形态;3、了解教育的语言。第二章教育的演进(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教育的起源;分析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展望教育的未来。(二)课程内容1、教育的起源:教育产生的条件;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2、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机构;青年之家;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国学;官学、私学;书院;学堂;。3、学校的未来: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非学校化思潮;普及义务教育与全民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三)考核要点与要求1、正确理解教育起源的不同观点;2、能够明确陈述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3、思考学校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三章中西教育传统(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理解西方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比较分析中西教育传统的差异。(二)课程内容1、中国教育传统:社会本位;人伦观念;学以致用;人文精神;三教九流;儒家文化;“六艺”;“四书五经”。2、西方教育传统:个人本位;博雅教育;宗教精神;“七艺”;“骑士七技”。3、中西教育传统的差异:教育价值取向;师生关系;教学行为。(三)考核要点与要求1、能够概括中西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2、在比较分析中西教育传统差异的基础上,对中西教育传统进行批判性反思;3、讨论中西教育传统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第四章教育的心理基础(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分析心理发展的差异性;讨论教育对心理发展作用。(二)课程内容1、心理发展的阶段与教育: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格塞尔的成熟理论;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智力上的差异;个性心理的差异;因材施教。3、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