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负弯矩张拉方案VIP免费

负弯矩张拉方案_第1页
1/13
负弯矩张拉方案_第2页
2/13
负弯矩张拉方案_第3页
3/13
一、工程概况李麻沙沟中桥、跨T502分离式立交桥、跨石油管线大桥、南坡坪大桥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0m预制梁高1.6m,37m、40m预制梁高2.0m;桥面现浇8cm厚C50混凝土现浇层及10cm沥青混凝土铺装。箱梁架设完成,现浇部分包括湿接缝、端横梁、中横梁、中横隔板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进行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施工。二、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预应力锚具、夹片、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4)兰州北滨河西延段一标项目施工图;二、张拉、压浆技术参数(1)本项目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均应符合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1860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c=0.75f=pkconpk1395MPa(未扣锚圈口损失),弹性模量E=1.95X105MPa,松驰率p=0.035,p松驰系数匚=0.3;(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取6mm(一端);(3)管道摩擦系数:u=0.2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4)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5)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6)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各钢束两端引伸量之和详见下表:30m箱梁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项目N1N2N3N4T1T2T3中跨2082082082075071107边跨20920820820840m箱梁钢束引伸量一览表(单位:mm)项目N1N2N3N4T1T2T3中跨2782782782775778121边跨278278277277三、施工计划3.1原材、张拉设备检验钢绞线、锚具等材料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施工现场进行质量验收,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注意妥善保管,存放在材料棚内,防止原材料锈蚀。金属波纹管表面要清洁,无变形、裂纹现象。表面不得有砂眼,接口必须牢固,用塑料胶带进行缠裹,保证混凝土浇筑期间波纹管内不发生漏浆现象。钢绞线的表面不得有润滑剂、锈蚀的现象,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麻坑;严禁电焊伤及钢绞线。锚具夹片的表面应无砂眼,裂缝和小坑等现象。对锚环或锚板应进行几何尺寸和锥度检验,并应仔细查看锥孔面是否光滑,有无毛刺及小坑等不平的现象,若发现此现象应进行处理或不得使用。同时要做硬度检验。预应力张拉用的机具设备和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应力筋的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或放张宜采用具有自锚功能的千斤顶;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产品,其最大度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标定精度应不低于1.0级。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产品配套使用,并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检验和标定。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标定应在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定:1)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2)张拉次数超过300次;3)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4)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3、采用测力传感器测量张拉力时,测力传感器应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每年送检一次。2、钢绞线的下料和穿束及锚垫板的安装预应力筋下料之前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试验。以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进行拉伸、弯曲或反复弯曲试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也必须按批次进行外观检查和抽取试件做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试验。每1000套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计。检验项目:外观、硬度、静载锚固性能等。预应力筋和锚垫板都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否则,不予使用。1、波纹管采用金属波纹管,在安装前,波纹管环刚度试验,试验合格后使用,使用前逐根进行外观检查。3.2机械设备计划单根钢绞线最大张拉力:F二◎•A二0.75f•A二195.3kN;张拉千斤顶的conpk额定张拉力不得小于1.2F,即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不小于2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负弯矩张拉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