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定稿]一名党员一面旗帜____滔河乡党委书记杨桂森先进事迹材料丹楚大地,七月流火。滔河乡贺家坡村灾后重建工作井然有序,热火朝天,处处可以看到一个身材魁梧,风度儒雅的中年人身影,他就是滔河乡党委书记杨桂森。五年来,无论是移民迁安,抗洪抢险,还是滔河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都始终率先垂范,冲在一线,用“我是共产党员”的号召力和自身人格力量带领全乡走科学发展、富民强乡之路。努力学习做表率。自2002年至今任滔河乡党委书记,工作再忙,他都挤时间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重要论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向大家推荐读物,交流学习心得,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做出表率,使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蔚然成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乡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奉献争先,务实为民。养成眼勤、脑勤、手勤、腿勤的工作习惯,坚持实事求是,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纪律的研究把握上倾注心血,学以致用,积极与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实践总结,不断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党建三级联创”、“一区一制”、“创先争优”等活动扎实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全面推行。永葆党的先进性,扩大基层民主,坚持依法办事。移民后进村治理整顿,把真正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出来,配齐配强移民村班子5个,充实移民村迁安组织29个。开办移民干部培训班15期,培训325人次,增强贯彻移民政策的执行力,为大规模移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移民工作拼命干。南水北调,国家行动,移民迁安,重任在肩。“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滔河乡移民村30个,移民3万余人。外迁全省3市7县(区)24个乡镇29个安置点,任务占全县移民的五分之一,是全县移民任务最重的乡镇。在他的带领下,该乡党员干部发扬第1页共4页“五加二”、“白加黑”的拼命工作精神,开创了试点移民和一批移民两个全省第一。20XX年8月16日,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搬迁启动仪式在该乡姬家营村顺利举行,拉开了全省移民搬迁的序幕。20XX年6月10日,全省第一批移民搬迁启动仪式在该乡凌岗村隆重举行,打响了全省大规模移民搬迁的第一枪。在规定时间内,该乡全部按时、平安、和谐搬迁。二批移民,该乡20XX年6月7日启动,仅用3天时间完成2个村2958名移民搬迁,再次刷新淅川移民搬迁速度。他经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党员冲在前,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自移民工作开始以来,他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没有上下班,由于长期的高强度、超负荷、快节奏工作,加上生活作息不规律,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健康,20XX年8月份,上寨移民搬迁现场,他的肾结石病突然发作,痛的满头是汗,但他仍咬紧牙关指挥搬迁。为抢时间,他白天忙完,夜晚到卫生院边输液边在病床上谈工作,整个上寨搬迁期间,他一天也没有落下,确保了上寨一个批次完成搬迁。20XX年7月20日,是该乡下寨村确定的搬迁日,从7月18日开始,雨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才修的出村道路泥泞不堪,加上该村居住在半山坡上,道路陡、窄、险。19日早上,接迁货车依次到村,却无法进村入户,但群众房屋已拆,急着装车,面对这一情形,他将前线指挥部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分包到户,引导车辆入户,帮助移民装车,他亲自包户,头戴草帽,脚穿胶鞋,挽着裤腿,站在雨地里指挥装载机扩宽道路、推拉货车进村到户,雨水夹杂着汗水,从额头上淌下,他也顾不得擦一下,在场的工作人员看到此情此景,无不动容,禁不住泪眼矇胧。雨下了一天,晚上10点,还有4辆货车没有出村进停车场,他手拿电筒,踏着泥泞找到这些货车,发现有的还在装货,有的车轮陷到泥里无法移动。他一面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一面组织装载机、挖掘机到现场帮助推拉,直到凌晨4:30,4辆货车才全部出村进停车场。5:30分,看到长龙似第2页共4页的车队顺利出发,他才开心地笑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移民工作,不论是对接期间迁安两地往来穿梭,还是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亦或大搬迁时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