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四化交流发言材料(修改)一特四化一、建设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加快我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把节水、高效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提升区域优势的重点,把优质高效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建设具有酒泉特色的现代农业。1、坚持以水定产业、量水促发展的原则,对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不倡导,不扶持,不发展。2、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3、加大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力度。4、实行智能化管理约束机制.二、着力推进专业化布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1、现代制种产业2、名优果品产业。3、啤酒原料产业。4、草食畜牧产业。5、蔬菜产业。6棉花产业。主要任务。1、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2、加快发展节水高效农业。3、加快科技推广应用。4、加快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2、完善服务体系。3、加大投入力度。第1页共5页4、抓好项目建设。三、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1、按照专业化布局和集群化发展的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贮藏企业跨区域集中布局。2、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3、市、县(市、区)要安排并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从政策、信贷、技术等方面对市场前景好、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重点给予扶持,促其做大做强。4、继续完善和发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内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带动基地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化经营步入市场化、法制化轨道。5、完善龙头企业认定评价办法,加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退出机制。总体思路。出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重点发展棉纺、啤酒原料、种子精选、蔬菜果品和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促进市场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建设任务和布局: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优势产业生产基地。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市场建设。主要措施。1、发挥聚集效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引导企业相互联合。三是打造畅销品牌。四是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五是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审和监测工作,促进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2、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发展产业基地。一是大力发展节水第2页共5页高效特色农业。二是坚持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三是积极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产业3、培育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扶持和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4、制定技术规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龙头企业要推行iso9000、iso14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二是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5、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6、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化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二是建立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新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按照国家政策挂牌出让土地后,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项目建设补助。四是优化生产条件。五是鼓励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成规模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7、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四、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