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课文中的“天堂”是指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春》《秋》。1933年,巴金到广东新会访友时,途经新会天马河,看到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经过鸟的天堂后分别在课文中给我们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许多鸟理清文脉,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儿活动的情景。•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白茫茫三支桨规律一株榕树缝隙照耀应接不暇抛球灿烂竹竿树梢静寂不计其数用直线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说说作者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大榕树的根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大茂盛课文写出了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鸟:多欢快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一株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指鸟儿生活的乐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第一次只看到什么?第二次却看到什么?为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一株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却看到了众鸟纷飞的情景。因为作者第一次是傍晚去鸟的天堂,这时鸟儿都已栖息,第二次是清晨,这时正是鸟儿活动的时候。第一次:树大茂盛第二次:鸟多欢快(傍晚)(早晨)赞美什么原因使这棵榕树成为“鸟的天堂”?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更主要的是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不允许人们捕鸟。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鸟的天堂黄昏早晨叶:多、密、绿到处到处榕树美鸟多枝干:枝上生根,数不清有的有的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真是鸟的天堂啊!一株: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大榕树的枝干多,根多,“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用堆可以表示出绿叶的茂盛,显出绿叶的多。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A、我见过不少的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到。()B、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季节,这棵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C、一部分树枝垂到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D、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展开想象,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前面的句式一致。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