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考查报告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单片机温控电路设计一、设计分析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在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中能够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的控制;二是在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得到控制;三是在受控系统中,能够被控制过程很复杂且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五是温度控制系统普遍具有参数自检功能,借助计算机技术,能控制对象和参数,并且具有特性进行自动调整的功能等特点[1]。本次电子工艺实训旨在练习实用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掌握典型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外围电路设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万用板焊接电路的方法、巩固常用电子仪表测量与调试电路参数的方法,培养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为下学期单片机、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具体要求如下:1.自行设计以STC89C52RC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实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至少一个环境参量信息采集、数值显示、报警功能。2.根据设计,利用万用板焊接硬件电路,并做简单调试。3.要求模块化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显示模块、信息采集报警模块、键盘模块主要贵重器件用排座插接,电阻、电容、按键等元器件要求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无虚焊。二、设计方案本文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温度实时测控和显示。确定电路中的一些主要参数,了解温度控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对该控制电路性能进行测试。具体设计方案:(1)本设计是用来测控温度的,可以利用热敏电阻的感温效应,将被测温度变化的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的采集过来,首先进行放大和滤波后,再通过A/D转换,将得到的数字量送往单片机中去处理,用数码管将被测得的温度值显示出来。但是这种电路的设计需要用到放大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等一系列模拟电路,设计起来较麻烦[2]。2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考查报告(2)本设计采用单片机做处理器,可以考虑使用温度传感器,采用由达拉斯公司研制的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可以将被测的温度直接读取出来,并进行转换,这样就很容易满足设计要求。从上面的两种方案,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虽然方案(2)软件部分设计复杂点,但是电路比较简单且精度高,故采用方案(2)。图1.总体方框图三、系统硬件设计据设计的需求,分析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大体得出来温度控制电路设计的总体方框图,主处理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RC40,温度采集部分采用温度传感器,用4位LED显示数码管作为显示部分,用来将温度显示出来。系统硬件电路部分由四大模块组成: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报警模块、键盘模块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3]。(一)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在课题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控制核心是STC89C52单片机,该单片机为51系列增强型8位单片机,它有32个I/O口,片内含4KFLASH工艺的程序存储器,便于用电的方式瞬间擦除和改写,而且价格便宜,其外部晶振为12MHz,一个指令周期为1μS。使用该单片机完全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最小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采集模块设置模块3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考查报告复位电路、震荡电路以及存储器选择模式(EA脚的高低电平选择),电路如下图3.1所示:图2.最小系统本课题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主控制芯片选型为STC89C52单片机,其特点如下:STC89C52单片机的40个引脚中有2个专用于主电源引脚,2个外接晶振的引脚,4个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的引脚,以及32条输入输出I/O引脚。下面按引脚功能分为4个部分叙述个引脚的功能。(1)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脚):接+5V电源正端Vss(20脚):接+5V电4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设计考查报告源正端。(2)外接晶振引脚XTAL1和XTAL2XTAL1(19脚):接外部石英晶体的一端。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采用外部时钟时,对于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地;对于CHOMS单片机,该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