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妇联维权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埇桥区妇联积极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法,大力推进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这给埇桥区的反家庭暴力工作带来了新思考和新挑战。一、反家庭暴力工作实践一)大力开展“反家暴”法制宣传活动1、将反家庭暴力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列为“七五”普法、依法治区规划、“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的重要内容。2、充分利用“三八维权月”“综治宣传月”“江淮普法行”“禁烧法律宣传期”“11·25国际反家暴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契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积极打造普法宣传新平台。3、联合司法、综治部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深入企业、社区、街道、农村、学校,通过举办讲座、设点咨询、知识问答等形式,广泛宣传“反家暴”、婚姻家庭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引。4、依托村居(社区)妇女之家的妇女维权阵地,大力开展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为内容的宣传培训、法制教育、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二)大力化解家庭暴力矛盾纠纷(三)大力开展“反家暴”专项法律援助行动一是加强县乡两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与司法、民政、法院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的联动联调机制,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纳入矛盾调处化解体系,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依法化解、多元化解。二是积极与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关工委、残联、公安和法院沟通,切实发挥相关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工作衔接机制,第1页共3页开辟受暴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对受暴妇女儿童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安排、优先办理。二、存在的难点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大,范文内容地图单纯的肢体暴力冲突比以往较少,夫妻间的语言暴力冲突、感情冷战等方式成为新的家庭暴力方式。家庭暴力以其经常性、隐蔽性以及“轻微性”的特性,导致反家庭暴力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女性思想传统,维权意识较淡薄,致使权益受到侵害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遭受“家暴”,也不知道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维权,只能忍气吞生、艰难度日。二是区级妇联在处理家暴信访案例时无执法权和惩戒权,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受害妇女维权的力度和效果,需要政法、司法等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部分妇女维权困难,主要体现在,一些权益受到侵害的妇女作为弱势群体,自身无经济收入,无力支付诉讼中的法律服务费用;也有对诉讼的程序和经过、注意事项一无所知,造成了实际上的诉讼困难;家庭暴力证据取证困难,往往因为证据不足,无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三、对策和建议一是拓宽妇女群众诉求表达方式。加大对“反家暴”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妇联信访渠道的知晓率,广泛组织法律、心理等相关专业机构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妇联信访接待,提高信访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妇联维权干部队伍建设。妇联应组织对维权干部的培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法律素养,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处理信访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三是扩大反家庭暴力普法覆盖面。热门思想汇报在提高妇女儿童的反家庭暴力意识的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反家暴进企业活动,尤其是男性聚集的重工型企业,侧重于对家庭暴力中的主要施暴者――男性进行普法。四是将反家暴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范畴。家庭教育环境影第2页共3页响着人格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在家庭教育中要增加反家暴的内容,让孩子们在人格完全形成之前,从思想上认识到家暴是违法的,并能在家庭中发挥宣传、劝阻、制止的作用。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