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习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范文4我人生的又一个清华“大功三连”退伍战士李冲我是“大功三连”的一名退伍战士,现在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读博士。2012年~2014年,我有幸在这个英雄连队当兵服役。退伍后,经常有人问我:好不容易上清华了,为啥还要去当兵?我自豪地说:“大功三连”是我人生中的又一个清华,在那里我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考个好大学,在大城市找份好工作。2012年,我考上清华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后,曾经多方收集求职就业信息,想着将来走向社会多赚些钱。到了“大功三连”后,每天都有一种朝气蓬勃的力量触动着我,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感染着我,一个个大写的人、一件件走心的事,不断冲击着灵魂深处的“小我”。上士薛海瑞是新型战车教练高手、通信能手,训练演习离不了。他母亲早逝,父亲患食道癌,只靠一个远嫁的姐姐回来照顾。连队参加朱日和实兵对抗演习战斗前夜,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他非常焦急,但毅然对姐姐说:“部队有任务,3天后结束,告诉爸爸一定等我!”当他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说不出话,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在我们“大功三连”,像薛班长这样的感人事迹太多了。作为清华学子,如果不像他们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怎么对得起百年清华积淀的家国情怀?怎么扛得起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担当?2013年连队改制换装,为使新编制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全连官兵苦学新知识、苦练新技能,经常是“5+2”“白+黑”铆在训练场。塞北地区夏炎冬寒,组织步战车实战训练,夏天如坐蒸笼,冬天如进冰窖。我个子高,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参加战术基础训练,卧倒起立、匍匐前进,经常痛得弯不下腰;班排战术训练,每天全副武装上下战车几十次,晚上睡觉翻身都困难。我咬牙坚持,不言放弃,手上磨出了老茧子,脚上打出了水泡子,肩上勒出了血印子,军事素质和战斗意志越来越强,从骄娇书生成长为合格士兵。进了三连门就是三连人,出了三连门带着三连魂。两年的连队生活,我战胜了自我、收获了成长,拥有了人生前行的“航向标”。2015年暑假,我带领14名同学到福建宁德市专门调研金融扶贫问题,调研成果在197个支队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我也荣获北京市大中专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前年10月,我被保送为学院的博士生,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国家金融安全”,作为一名老兵,我有责任有决心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冲锋。回首走过的路,我骄傲我自豪,我曾在人民军队服役,曾是“大功三连”的兵。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无论何时何地,若有战、召必回!2017学习大功三连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范文5孩子成长向上的正确选择“大功三连”战士陆钧杰的母亲刘嘉彤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说说我孩子陆钧杰在“大功三连”的成长故事。我在兰州石化公司从事党务工作,深切感受到,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在影响世界、改变中国。更让我惊喜的是,还教育了我的儿子、幸福了我的家庭。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我也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由于我和爱人工作比较忙,钧杰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老人溺爱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使钧杰养成了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就在我们为孩子的成长一筹莫展的时候,有同事建议我们送钧杰当兵去。就这样,我们抱着一线希望,在2015年9月征兵时把孩子送到了部队,钧杰被分配到“大功三连”。我真没想到,在他下连3个月时,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我经历了钧杰长大以来让我始料未及的“3个第一次”。第一次给我讲部队好,这个整天抱怨、一天都不想在部队待的孩子,开始说连队生活工作挺开心,像个大家庭,想在部队好好锻炼。第一次给我说父母难,这个一开口就是向父母要钱的孩子,破天荒地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以前不听话,做了很多对不起家里的事儿,现在感到很后悔,还叮嘱我们注意身体。第一次给我聊起了时事政治,这个在家里不看报纸、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竟然问我们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了没有,说他们连队学习教育搞得很好,还要把经验做法介绍给我。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惊喜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2016年4月,我和爱人带着喜悦和好奇来到“大功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