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ET知识梳理1.可逆反应⑴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⑶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2.化学平衡状态⑴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夏习讲义・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4讲化学平衡状态从止反应幵从逆反应开(2)化学平衡的建立(3)平衡特点岂)一化学半衡是-种动态平撕总)一止反应速率二逆反应速率廿一反应物利生哑物的尿Y或侬度保持不变佥一条件收变,平衡状态町能改璧.〜新榮杵丁建立新的平衡狀态【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厂,错误的打“X”⑴他0囂2叮十叮为可逆反应()(2)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2.向含有2mol的SO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0(g)+O(g)催化剂2S0(g)AH=222加热3-QkJ・mol-i(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2mol(填“V”、“〉”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0mol,转化率100%,反应放出的热量QkJ。解题探究题组一极端假设,界定范围,突破判断1.-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mol・L-i、mol・L-i、mol・L-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c=3:112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的取值范围为0VcVmol・L-i1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mol・L-1、mol・L-i、mol・L-i,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mol・L-1B.Y为mol・L-12C.X为mol・L-1D.Z为mol・L-12嫌后归纳]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上述题目2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改变浓度(mol・L-1)终态浓度(mol・L-1)0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改变浓度(mol・L-1)终态浓度(mol・L-1)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G(0,,Y2G,,ZG(0,O题组二审准题干,关注特点,判断标志3.对于C0+3HCHOH+HO,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2232A.v(CO)=:v(H)B.3v逆(H2)=v正(H2O)逆2正2C.v(H)=3v(CO)正2逆2D.断裂3molH—H键的同时,形成2molO一H键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能说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⑵能说明I(g)+H(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22⑶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⑷能说明C(s)+CO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5)能说明NH2C00NH4(S)2NH3(g)+C0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⑹能说明5CO(g)+1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5.若上述题目中的(1)〜(4)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练后反思规避“2”个易失分点(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容器;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⑵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①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