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关键词]现状需求分析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洲泉镇,作为我市最具特色、最富活力的工业重镇,随着当地企业日益壮大,员工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就目前现状而言,本镇务工人数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员工需求。因此,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家乡来我镇务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以来出现的必然现象。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早已关注起这方面的问题,如团中央于1997年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07年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实施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将这件事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事情来对待。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我镇就业、生活,他们已经成为我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论文旨在说明洲泉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现状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学习需求有什么样的希望和要求,并加以总结讨论。二、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现状洲泉镇作为XX县区范围内,可以说是XX省范围内的工业重镇,目前产业性质主要仍为劳动密集型,且本镇企业已经进入了壮大时期,务工人员需求日趋紧张,特别是新凤鸣集团与桐昆集团两大化纤企业,基本吸纳了本镇三分之二以上的本地人员,因此员工缺口目前显而易见。因此,大量外地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到本镇企业中来。但就其整体而言,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整体年龄偏低,以21-25岁之间适龄青年为主体,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绝大多数持有农业户口,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大专为主,少部分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以群众为主,团员也比较多。相对而言,这个群体的文化结构和工资收入偏低,工资水平主要在1000-2500之间,但相比于他们家乡的月平均收入水平仍较为可观。大部分外来务工青年会选择在第1页共6页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且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区域,而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则相对较少。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单位就业意向更倾向于个体企业,民营企业次之,三资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对来说比较少。三、外来务工青年的主要特点(一)、本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尚有差距。就新凤鸣与桐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培训方面来说,企业均出台了相应的员工岗位职责说明书,及培训手册。但通过对新凤鸣车间员工的深入调查发现,针对对工作和收入状况,较少外来务工青年表示感觉“一般”,部分认为自己收入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外来务工青年,绝大多数均有认为“自身技能有待提高”,表示迫切希望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更为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二)、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环境有待改善。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较为贫乏,工余时间选择打牌消遣、与老乡聊天,甚至无所事事。外来务工青年对生活环境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除吃、住条件外,企业人际关系、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体育设施是较为集中的问题。这反映外来务工青年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获取更多更广的信息以及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健康卫生方面,外来务工青年生病后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比例较小,大多数选择“自己买药”、“私人诊所”,甚至“忍一忍就过了”。目前新凤鸣集团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已经为该群体建造生活区,住房且分为集体宿舍与夫妻房,进一步考虑到了员工的申请需求,并建有篮球场,方便外来人员进行健身活动。(三)、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还需进一步加强。就全国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现状而言,对自身的基本权益缺乏认知,甚至一些企业未尽到自身应有的义务,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均未获得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甚至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但上诉维权的人员却很少。就新凤鸣集团来说,今年,企业积极响应市社保局号召,今年将实行全员参保,将第2页共6页养老保险覆盖达到100%,为外来人员提供切身保障。(四)、外来务工青年适XX县区角色的程度不高。调目前,外来务工青年自我角色评价和城市生活适应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落户本镇,却不认同自己是本镇成员中的一员。外来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