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前期调查城市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某些项目由于情况比较特殊,程序可以适当简化,直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可研报告代替项目建议书。作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调研,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技术的可靠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的分析论证,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最适合当地的推荐方案。由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标准、工艺方案、选址、工程投资等等均已基本确定,因此,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近几年,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同时,更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笔者有幸参与了多座污水处理厂工程的设计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成功的可行性研究,需要各部门、多工种的通力协作,一般来说,工艺作为牵头工种,需要更多地投入。要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一些设计要点需要特别注意:o资料收集与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加以分析,一些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和规划资料、污染现状等等。o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o气候条件。如风向、气温、湿度、降水等;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进行污水处理厂总图布置,将厂前区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减少污水处理厂臭气对厂前区的影响。气温条件直接影响到曝气量的计算以及曝气方式的选取,设计最低水温影响到反应池的容积计算,冻土厚度影响到工艺管线的第1页共8页埋设深度以及土建抗冻设计等等。o河流水系。对当地的河流水系资料应有所了解。包括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类别、水文资料等等。由于许多情况下,环评报告和可行性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在来不及拿到环评报告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和类别,暂定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待拿到环评报告及批复时,再作调整。受纳水体的水文资料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设计数据。通常情况下,设计考虑污水在进水泵房经一次提升后,藉重力依次流经各处理构筑物后,排入受纳水体。有时,由于受纳水体的高水位远远高于常水位,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也会采取设出口泵房二次提升排放的方式。在常水位时,尾水依然藉重力排放,受纳水体水位达到一定标高时,开启出水泵,尾水经出口泵房提升排放。o地形地貌。可以根据服务范围内的地势走向及排放水体的方位,布置厂外污水管网的走向,减少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设,节约工程投资。o地质概况和地震区划:在没有地质钻探资料时,可以参照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邻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土建工程的可行性设计。另外,可以查阅2001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得到当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用于结构抗震设计。o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及规划资料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包括:o人口。尤其是服务范围内的现状人口和规划人口,与人均生活用水指标一起,决定了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量,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确定。o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和规划人均生活用水量,一般情况下,统计部门有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也可以根据供水量和服务人口计算得出。如果没有规划人均生活用水量,可以参照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生活习惯类似的地区。o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方向。包括工业结构组成、工业用水量现状等。由于我国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国家鼓励发展节水型工业,鼓励工业用回用水,以减少新鲜水用量。因此,从第2页共8页单位工业产值耗水量来看,存在着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耗水量的增长并不成正比。另外,各地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用水量存在着逐年增长的趋势。许多生活水平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