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2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2
社戏教学课题社戏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4课时本教时为第3教时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重要段落的分析。2、重要段落中的语言特色,语言的生动性。3、了解人物的性格,以及情节安排上的详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进行品味、感悟、想象,走进文本情境,在对词语的敲击中感受语言特点,感受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2、看社戏经历了哪些波折?3、11---13的景物描写分别从哪些感官来写的?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的三、四层。1、第三层次,以时间为顺序,理清从望见戏台到离开戏台的情节脉络。铁头老生:不翻筋斗小旦:咿咿呀呀桂生:没有买到豆浆小丑:算是最好老旦:只是唱总结:那晚的戏并不好看。2、阅读月下归航片段,请一个同学复述月下归航所发生的故事。(1)小伙伴们在什么地方偷?为什么“偷”?(2)“偷”谁家的?怎样偷?(3)他们怎样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觉?(4)同是六一公公的豆,偷着吃与他送来吃味道为什么不同?三、了解课文的情节安排,本课描写了那些情节,哪些事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温故知新学生回答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朗读片断检查预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四、理解主旨:既然那夜戏并不好看,豆也无特殊,为何“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明确:“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朴实、真挚的情感,那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表达了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五、人物分析:双喜:聪明、机灵,能干,办事周到、果断,具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阿发:淳朴、无私、憨厚,六一公公:宽厚、淳朴,热诚、好客平桥村的老老少少: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无私,厚道善良。平桥村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六、总结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运用朗读法教学通过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鉴赏能力,感受文章的情感情调。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进行品味、感悟、想象,走进文本情境,在对词语的敲击中感受语言特点,感受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抓住主旨句解读文章主旨授后小记:对本文的主旨理解不到位,学生只能够理解文本的粗浅含义,对于主旨的理解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今后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