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课题像山那样思考课型新授课总节时5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的主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能力目标: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情感目标: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重点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难点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教学过程差异个性设计教学资源第一课时课前演讲一、资料展示,了解作者及《沙乡年鉴》。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的资料: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l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其中的一则随笔。二、朗读课文,积累字词。1.嗥叫(hao)驯服(xun)蔑视(mie)湍急(tuan)艾蒿(hao)疲惫(bei)饿殍(piao)蜿蜒(wanyan)毛骨悚然(song)2.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缺。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饿殍:饿死的人。文中指饿死的鹿。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三、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1.文章结构内容。(1)狼的嗥叫及其含义(第1—3自然段)。狼的嗥叫,引起下文。狼的嗥叫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地听取)。(2)作者认识的由来(第4—7自然段)。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3)作者更深层的思考(第8—10自然段)。破坏的草原很难复原。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四.小结。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波德的大板书设计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嗥叫及其含义作者认识的由来作者更深层的思考声疾呼了。五、布置作业。请你也设计一种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形式不限,要有创意。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