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1这本书的写作宗旨是:尽量减少行政思维和行政语言,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下面谈谈我的读后感悟。1.以研究型思维看待发生的问题2.学会分类,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原因3.医生给病人看病前,先问病因,我们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之前,一定要调查原因4.以学生的现实为工作的起点,而不是以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为起点5.班主任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工作的方式就是不同的,做好班主任应同时具备以下角色意识:教育型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者。不可以第1页共12页拿一种角色的身份去处理本该另一种角色处理的问题。比如,教育的问题就不应该用管理的方法去处理。6.细化班级任务,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坚决不做7.把得罪人、难做的事,班主任自己拿来做,比如:纪律问题、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等8.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班级有贡献的人9.班主任工作有自己的边界,边界外的事不做或少做10.考试要为育人服务1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自主策划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12.先稳面,再抓点13.想想自己管理中有多少教育的因素14.教育学生要服从真理,而不是怕某个人15.看一个班主任的真正水平,往往要看他如何对待“非评价”一类的问题16.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而不是相反17.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你看什么都像钉子18.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作用和交流信息19.对话的结果是整合,是求同存异《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2近期我一直在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第2页共12页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管孩子就是用各种规则和批评、惩罚手段迫使孩子就范,哄孩子就是用表扬、赏识等手段诱使学生走成人设定的道路,这两种办法都强调从成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外部干预。帮孩子则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点,从他的现实出发,帮他实现自我。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管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害怕,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欣喜,兴奋是动力——两者都主要诉诸感情,比较情绪化。帮孩子则不然。帮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冷静、清醒,动力是智慧。帮孩子是一种平静的、理性的交流,当然“帮”也需要“管”和“哄”两种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商人去亚洲某部落订购草垫,定得多反而提价因为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人很厌烦;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想起去年自己刚做老师当时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年轻力盛的“孩子王”,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本领、学技巧。第3页共12页而如今一年过去了,我觉得班主任要擅用个人的魅力和威信,让学生真正钦佩,并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反思,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能。《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3本文目录专业读书笔记范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书笔记英语教师读书笔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