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日》教案《借生日》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借生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借生日》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会写“今、正”2个生字。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板书:生日。小朋友记得自己的生日吗?讲讲你的生日是怎么过的。2、今天,有一位小朋友,她叫小云,她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板书完课题:借生日。读课题。你平时向别人借过什么东西?3、质疑:生日怎么借啊?小云为什么要把生日借给妈妈呢?我第1页共53页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听电脑范读课文。2、自己认真读。3、指名分小节读。随机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放、熊、正”后鼻音。“怎、饭、班、今”前鼻音;“放、饭”区别;“正、怎”区别。4、识记生字。同桌交流互说: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的。5、反馈识记方法。加一加:放(方+反文旁)、熊(能+四点底)、饭(食字旁+反)、正(一+止)。物(牛+勿)、拿(合+手)。换一换:快:块换成竖心旁;怎:作换成心字底。儿歌形象记忆:班:两个姓王的在一个班里。6、巩固:读生字词。小老师领读、指名读。7、现在把字词宝宝送回课文里,看谁读准了。放声读课文。三、分角色读课文,理解内容1、用横线划出小云的话。反馈,读句子。第2页共53页2、用波浪线划出妈妈的话。反馈,读句子。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小组练习读。妈妈听了小云的话,会对小云说什么?唱《生日歌》。四、指导书写今正五、布置作业:制作小礼物,写句心里话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母,并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借生日》教案2教材分析:《借生日》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学生分析:班内的大多数学生活泼、可爱、爱说爱笑,在家里是听话的好孩子,同时又都上过学前班,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对父母充满着依赖第3页共53页和感激。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关心身边亲人的思想感情。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索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从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2个偏旁“饣、牜”。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第4页共53页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能得到生日礼物。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可你听说过借生日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借生日》的故事。(板书课题)学了之后,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借生日。(齐读课题《借生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过生日,而借生日学生没有听说过,这就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2、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