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五柳先生传》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五柳先生传》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悟主人公性格志趣和安贫乐道的精神。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3、学习抓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的写人方法。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陶渊明的思想性格。2、积累字词,理解内容。教学难点:1、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理解。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读和整体把握。第二课时翻译及字词。一、导入:李白诗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同学们可知诗句中写的人是谁?彭泽令,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第1页共99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色怡人,远离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五柳先生传》,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1、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曾经做过彭泽令,东晋文学家。2、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共五首,《桃花源记》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音辄zhé尽短褐hè黔qián娄曾zēng不箪dān瓢俦chóu衔觞shāng2、朗读检查。齐声读,老师正音。四、朗读训练。1、自读,从节奏,语速,语调,读音等方面训练,读出感情。2、指名读书,其他人听后评议(2~3人)。3、老师范读,听并用划出节奏。师教读。4、齐声读。五、解读志趣先生无名无姓,不知哪里人,得号缘由:“宅边有五柳树,因以第2页共99页为号”。以柳树为号,柳之扶风正如隐士的高洁飘逸,先生又有哪些志趣呢?1、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2、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志趣(三大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饮酒---------“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率真放达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自得其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足见一斑。4、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但是他“晏如也”---------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5、“赞”语中哪句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并谈谈你的看法。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6、写作特点: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眼目(共九个)六、作业设计1、读注释,自主翻译。(为第二课时准备)第3页共99页2、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性格不慕荣利好读书志趣性嗜酒率真放达著文章生活环堵萧然安贫乐道八、教后反思《五柳先生传》教案2一、说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能够翻译背诵,还要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笔流畅、用语精炼、意蕴深远、情感丰富的美文,它向人们展示了陶渊明淡泊宁静、洒脱惬意、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语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二、说目标:第4页共99页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赏析精美语句。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有感情诵读能力、从重点语句赏析课文的能力、拓展相关文学知识的能力。3.德育目标:感悟陶渊明淡泊宁静、洒脱惬意、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1.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初步认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情趣。2.难点:赏析经典语句,理解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情趣。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并努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以此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2、学法:从提问读、到范读、到齐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