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学习本框题有三重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教师的访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师;二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教师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三是让学生在爱师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赞美教师,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真正让学生达到“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三重目标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针对这个情况,本人拟通过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使目标达成,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其体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教学准备安排学生分小组对某一位老师进行深入的访谈,并作访谈记录;要求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收集歌颂教师的诗歌和事迹,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冲击的材料,了解本班同学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教学方式。(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5)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师引入:爱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同学们,世界上有一种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它是严冬里的碳火,酷暑里的浓荫,雾海中的航灯。这种爱,太阳一般温暖,清泉一般甘甜。大家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爱呢?生:师爱。师:对,老师是最值得我们感恩和爱戴的人。老师给了我们智慧和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引领我们走好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一份博大宽广的爱。我们是怎样与老师相处的呢?我们应当怎样热爱尊敬我们的老师呢?这是本节课我们所要探究、学习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高度热情的状态下进入新课。)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出示课件:师生欢乐相处的几组图片师:请同学们观察提供的照片,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以照片这种直观的形象,唤起学生间的美好回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活动二:小组活动:小组合作写出“老师的称谓”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最广泛流行的敬称--------老师(最悠久的职业,无以伦比)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德高望重的老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最纯挚的称谓--------------春蚕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慈母最生动形象的默称--------春雨最温馨动人的称谓--------蜡烛最具中国特色的称喻-----孺子牛最高评价的专称----------人梯(设计意图: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拉近师生关系,从情感上认同教师的付出,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使学生更加尊敬教师,相信老师)活动一:生活体验:想想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说你与老师之间的情感故事。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学生总结: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引导我们学会学习;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我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设计意图)联系自身实际,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活动二:生活体验:接龙模拟——老师的一天(学生可以说,可以演,进行角色体验)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班主任作为模拟对象,分别以“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几个时间段重现班主任平凡而忙碌的一天。中间教师可以设置学生犯错误、家长来访等环节。教师:你是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的?(从工作的难度、性质等方面)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设计意图:通过班主任的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家长交流沟通这些具体琐碎的工作,感悟老师工作时间长,全身心付出的工作特点。)教师总结: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