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思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少年需自立”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两个层次构成。分别讲了为什么要走向自立和如何自立的问题。第一个层次“少年需自立”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自立分析了自立的意义。第一个方面是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锻炼和提高心理和首选品质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第二个层次: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主要是解决怎样才能走向自立的问题,因为自立与依赖是对立的,所以要走向自立,就要告别依赖。第一方面:要克服依赖性。第二方面: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第三方面: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故事解析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自立自强的事例及名言。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课件展示一组体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照片: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设计意图: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诱发思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顺利引出课题。)师;不仅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应当自强,人人都当自强。这就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师课件:你做到了吗?①自己衣服自己洗.②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③假期和平时作业自己做。④我合理安排时间。⑥我靠自己思考解决某些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师采访两个同学后,引导学生逐一分析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小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师总结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听课、做作业、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住房、购买日用小商品等等之类的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做。你们说对不对呀?……对,我们自己的事情应该由我们自己去做!陶行知的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设计意图:名人名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于学生明确学习主题)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自立的含义活动一: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投放文本: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担安琳是青岛胶南滨海街道中心中学的一名15岁女学生。豆蔻年华的她,本应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病重的母亲,却让她小小年纪便挑起生活的重担。每天天刚蒙蒙亮安琳就起床了,然后穿好衣服、洗脸做饭,再把做好的饭端到妈妈的床头,给妈妈倒好水,放好药等妈妈醒来后吃饭、服药。为了减少生活开支,她又学会了蒸馒头、包水饺、炒小菜。生活的重负下,她一直勤于学业,科科成绩名列前茅。提出问题;安琳最值得我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安琳是一个具有自立精神的孩子。他小小年纪克服困难,洗衣做饭照顾妈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继续多媒体投放: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担安琳6岁那年,她的妈妈突患神经元损伤,最终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妈妈看病,不但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为了能多挣点钱给妈妈治病爸爸早出晚归外出打工,从此照顾妈妈的任务,便压在了刚刚上学的安琳身上。她伺候妈妈吃饭、洗头、洗脚、给妈妈熬药,收拾家务,管理菜园,有时做点荤菜,她总是仔细的把肉片挑出来,端给妈妈吃。她说:“如果我能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我心里也会变得高兴一点……”为了让妈妈高兴,她一有时间就和妈妈聊天,学校的新事、趣事都和妈妈说说。拳拳孝心受到了邻里和学校老师的一致称赞。困难并没有让小安琳屈服,反而让她更坚强和乐观。为使家务料理与学习两不误,她学会了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当同龄人在妈妈的陪伴下悄悄进入梦乡的时候,安琳却刚刚做完家务,开始写作业,从来没有因为家务劳动而影响学习。2007年,安琳被评为青岛市“春蕾之星”,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女童”、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师:提出问题:读了安琳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认识水平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讨论2-3分钟后,请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在学生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