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从而自觉的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利用新闻播报,创设情景,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整个过程贯穿案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各个案例,扩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学重点]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教学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疑难探究,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课前上网查阅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准备新闻播报,同学之间的讨论。2.教师准备:课前上网查阅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查阅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梦开始的地方》一、新闻播报,关注社会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人口膨胀、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在观看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图片中反映了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老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来自生活的报告内容主要是展示学生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从中得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采取两条线走,一条线是:“心系国家”,一条线是:“关注家乡”。快速链接,口头抢答。提到“人口”、“资源”、“环境”,你会想到哪些词汇?绿色消费节约用水植树造林沙尘暴————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心系国家:第一组学生展示有关人口方面的资料: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194954167571986107507112196066207691996122389128197592420972003129227134第一步:先让第一组的同学展示资料并分析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第二步: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三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与总结;第四步:多媒体展示一下材料:建国50年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多万,致使每年新增加的国民收入有1/4以上被新增人口消费掉。新增粮食的48.5%、新增肉类的45.6%被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我国煤产量位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我国发电量为9280.8亿千瓦时,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30位以后;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位;我国肉和蛋的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分别处在第75位和第55位。“九五”时期,我国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以及下岗待业职工约有5400万人需要就业,企业富余人员有22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37亿左右。据预测,今后20年,成年人口还会增加近2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约有65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师生根据材料共同分析、讨论这种人口现状所带来的影响;(1)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影响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改善;(3)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老师及时把学生正确的观点通过课件显示出来)关注家乡:同学们了解自己家乡的人口状况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以下。待学生交流完后,用课件展示本市的人口状况:自建国以来,我们莱西市曾经历过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现在莱西市已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这次出生高峰期与前三次相比,呈现出人口基数大、持续时间长、符合政策生育人数多、可降低生育空间小等特点,能否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事关莱西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控制不好,对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