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题导学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12月18日,我们将迎来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到2007年,我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十年的光辉历程,谱写了中华史上辉煌的篇章,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仔细阅读2008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我们发现:各地在命题过程中都已提前关注这一时政热点,好题精彩纷呈。认真研究、分析这些试题,我们既可以从中窥见命题者的独具匠心,探寻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可以系统掌握教材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图在结合部分经典试题对这一时政热点的考查角度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使广大师生清晰地把握这一热点在2009年中考中的考查方向。一、2008年各地命题角度例析(一)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例:(江苏盐城、湖南常德)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或家乡带来的新变化。(不少于3例)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真切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给整个社会或考生所在家乡带来的变化,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1)必须列举出具体、可感知的实例;(2)所举实例可兼顾不同的角度,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或社会生活出发,可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体育或外交出发,也可从老百姓基本的衣、食、住、用、行等出发;(3)必须突出“变化”这一过程。参考答案:就我国整个社会而言:①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大幅增长;②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③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嫦娥一号”成功探月等。就家乡(或个人家庭生活)而言:①饮食方面,过去吃不饱,现在怎么科学就怎么吃;②住房方面,以前住土砖房,现在住装饰漂亮的小楼房;③出行方面,以前是步行或自行车现在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二)根据成就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例:(湖北、河北)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分析从中得出什么重要结论?解析:此类试题往往会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或考生所在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设问形式通常有:(1)材料中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考生需要根据课本中的相关表述,围绕“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组织答案。参考答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或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或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注意:若试题的背景材料以柱状图或表格的方式呈现自1978年至今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增长情况时,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还可以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三)辐射关联知识,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例1:(重庆)2008年3月1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为中国喝彩”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家乡我的行动】我市目前正在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该网站请你参加此项活动,并就备受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出一项具体建议。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成就与功绩不容否认,倒退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