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下列艺术领域与专业术语对应有误的是()。A.音乐:调式、声部B.舞蹈:变位跳、变奏C.摄影:噪点、景深D.绘画:散点透视、写意正确答案:B解析:变奏是音乐领域的专业术语,不是舞蹈领域的。本题答案为B。知识模块:常识判断2.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下列最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实刑)的是()。A.19岁的周某持刀抢劫他人现金10元B.林某受人胁迫,首次偷窃就盗取了价值400元的食物C.王某精神病发作,在神志不清时赤手空拳地打伤无辜的路人D.张某为朋友担保,向他人无息借款5万元,在朋友无法偿还后也未还款正确答案:A解析:A项,《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题干中,周某19岁成年,进行持刀抢劫,属于暴力、胁迫方法抢劫私人财物,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B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4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即至少盗窃财物价值在1000元以上才构成盗窃罪,本项中林某偷窃食物的价值是400元,并未达到1000元,故林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仅属于盗窃行为。C项,王某精神病发作,“神志不清”,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打伤路人,不负刑事责任。D项,张某为朋友担保,属于民事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是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本题答案为A。知识模块:常识判断3.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于11世纪末著的《梦溪笔谈》中,在记述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可以指南的时候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个发现比欧洲人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多年。沈括发现的是()。A.磁倾角B.磁偏角C.磁感应强度D.磁场方向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早400年。故本题选B项。知识模块:常识判断4.下列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A.三藩之乱:吴三桂、康熙B.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C.八王之乱:苻坚、谢玄D.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正确答案:C解析:八王之乱是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禺贞、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而苻坚和谢玄对应的是淝水之战。故选C。知识模块:常识判断5.关于古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山流水”的故事与该乐器有关B.古琴通常以桐木为琴材C.“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古琴D.“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说的是古琴正确答案:C解析:“竹林七贤”中的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善弹古琴的是嵇康。因此本题选C。知识模块:常识判断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规范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度。“官邸制”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行的制度。以下关于“官邸制”说法错误的是()。A.配偶和子女通常不可以和官员一起居住官邸B.美国、法国、德国、韩国都实行“官邸制”C.“官邸制”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D.一般情况下,官员对官邸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官邸制度和官制历史知识,需要考生对官邸制有一些了解。简单来说,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其任职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D项正确。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实行官邸制,如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B项正确。“官邸制”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王公大臣都有自己居住的官邸,C项正确。官员的配偶及子女可以在其任职期间一起居住在官邸,一旦该官员离开岗位,该官员和其配偶、子女均应及时腾退,由下一任官员居住。A项错误。故本题选A。知识模块:常识判断7.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A.长平之战——纸上谈兵B.巨鹿之战——破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