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怎样听到声音课题9、怎样听到声音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课时1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检索出听觉器官作用的种种事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3指导学生了解人的听觉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又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象及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面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考考大家(课件逐次出示)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声音可以通过哪些介质传播?③真空能传播声音吗?2、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介质传播,因此自然界产生了许多动听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我们也能制造声音,教师点名让学生制造声音。3教师择机导入课题(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利用课件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渡到今天的学习内容,明白学习的目标。]二、课中学习:(一)、耳的结构:1、生自学37页的耳朵结构图,师提出问题“耳朵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别有什么?”2、学生汇报。3、教师利用课件小结。(二)、耳朵的工作原理。1、学生假设耳朵的工作原理。2、教师借助课件演示耳朵的工作原理。[设计意图:通过假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借助课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肯定学生的猜想。](三)、耳朵各部分的作用。1、声音由耳廓进入耳道,经过耳膜到达听小鼓,由于听小骨的震动把声波传给耳蜗中的液体,有液体传给了听神经,那耳廓、耳道、鼓膜是不是就没作用了?2、耳廓的作用。①猜猜耳廓有什么作用。②当我们听不清声音时,常常会做一个动作是什么?有什么用?先猜一猜,再做一做,然后议一议,最后教师小结。③试验:先用白纸自制耳廓模型后猜一猜它有什么作用。再让学生进行有耳廓模型和没耳廓模型的对比试验,谈一谈它有什么作用。最后教师小结(借助课件)。3、耳道的作用。①学生观察耳道的形状,后用语言描述耳道的样子,猜猜耳道有什么作用。②教师介绍耳道:长约2~2.5厘米,是声音的通道。③观察耳道中有什么,说说它的作用。4、鼓膜的作用。①教师介绍鼓膜的位置。②试验:A、检查材料:透明胶带、茶缸、汽球皮、小米。B、阅读37页鼓膜模型的制作过程。C、小组成员参与制做鼓膜模型。D、教师:我们制作的这个模型中的汽球皮就相当于我们耳朵中的鼓膜。现在请同学们摸一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猜想一下鼓膜有什么作用?联想声波进入耳廓后耳的工作原理说一说。E、在自制鼓膜模型上放适量小米后教师由远及近打叉,学生观察鼓膜模型的鼓面上有什么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F、学生说一说后教师借助课件小结。[设计意图:在明白了耳朵的工作原理后,按耳朵的工作原理学习各部分的功能。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动手制作实验用具、并进行实验,即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乐趣,还获得了科学知识。教师的小结更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耳朵各部分的功能远比自己实验看到的要灵敏的多,从而使学生想象我们的耳朵各部分的工作速度。课中提高:(一)、耳朵的保护。1、教师介绍:其实我们的耳朵中的鼓膜比鼓膜模型上的要灵敏的多,只要轻微的声波撞击它,它也会震动,从而传递声波。平时父母为什么担心你用尖锐的东西掏耳饰呢?说一说。2、学生试验。A、猜想鼓膜破后会产生什么后果。B、学生进行试验。C、学生讨论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D、教师小结。(二)、回顾练习。(课件展示)(三)、小结。1、学生阅读38页下的一段话。2、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是怎样听见声音的》这一课,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它各部分的功能。其实对于耳朵的知识我们今天学习的还只是一点点,在今后我们将会接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那就让我们从小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孩子吧课堂检测:1、耳朵分为()、()、()三大部分。2、外耳由()和()组成。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振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9怎样听到声音耳朵卫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