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础管理全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张掖市响水河煤业集团公司管理经验材料张掖市响水河煤业集团公司是张掖市直属的集煤炭开采、洗选、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国有煤炭企业,位于风光秀丽的肃南县皇城镇响水河畔。多年来,我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为先,求实创新”管理理念,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健全机制为保证,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严抓落实为根本,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落实责任,强化基础,创新管理,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连续4300天安全生产,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续十七年为零,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一、企业现状我公司始建于1993年,下辖煤业、洗煤、建材三个公司。公司固定资产2.2亿元,2009年总产值7.8亿元。公司从业人员1080人,其中正式职工314人,专业技术人员89人,安全管理人员50人,特种作业人员66人。洗煤公司年洗选能力60万吨,建材公司年生产建筑用砖6000万块,所属煤业公司辖有响水河一号井、响1水河二号井、张掖市大河煤矿三对生产矿井,总核定生产能力21万吨/年。其中:一号井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二号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大河矿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开拓方式前期为平硐开拓,后期为斜井开拓。三对矿井均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的通风方式均为中央边界负压抽出式通风,煤层均不易自燃,煤尘均不具有爆炸性。矿井“五证一照”齐全,生产系统完善,安全管理到位,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至2009年底,公司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亿元,税费5026万元。企业先后获得“甘肃省2004年度质量标准化样板矿井”、“甘肃省2004年度A级矿井”、“2005年度全国依法生产先进煤矿”、“2007年度甘肃省煤炭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08年度甘肃省安全生产1000天先进单位”、“2009年度甘肃省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企业由单纯的原煤开采发展成为集采煤、洗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主要做法(一)以坚持人本管理为核心,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我矿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境界为着眼点,不断加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用文化铸造安全盾牌,全力打造驱动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我矿坚持从2“人本安全”的高度出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意识,大力培育和塑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和“企业是我家、人人都爱他”的安全文化理念,积极创建强势企业文化,构筑起了坚实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二是加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我矿从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入手,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不断加强职工的个人操作行为、岗位作业标准、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使职工能够上标准岗、干放心活,做到了职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在作业中保证按章操作。三是加强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是关键。我矿将企业的安全理念变成一系列的安全规则、安全制度来指导人的行为,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制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整治等28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墙上井,并装订成册,人手一本,实现了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安全物态文化建设。我矿始终把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作为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职工的工资每年按18%的幅度增长,2009年员工月平均工资达到4500元。同时,从提高职工物质生活、稳定职工队伍两个方面入手,采取每月定量配发劳动防护用品、每年发放2套工作服和1套高档服装、实行职工免费就餐、民工每天发放1斤大肉和每月补贴200元伙食费、每年发放5千元劳保福利、每年3组织员工体检、每年组织15—20名员工到南京、北戴河洗肺疗养、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修建职工住宅小区、对家庭困难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