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考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2、通过鉴赏了解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热爱,并由此激起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热情。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也拥有各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上古的神话传说、先秦的诸子散文、汉代的赋、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元有戏曲,明清有小说。在清代横空出世了一部小说尽管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价钱昂贵,仍掀起了抢购狂潮。这就是旷世奇作《红楼梦》。有人说:“开卷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小说以及它的作者曹雪芹。(板书:曹雪芹及红楼梦)二、作者简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开始,祖父,伯父、父亲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裤”的贵族生活,乾隆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就在这个时候。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写。使《红楼梦》成为了有头有尾的完整作品。续写的后四十回虽不如曹雪芹所写,但仍保留了曹雪芹的原意:以悲剧结尾。可宝玉应试中举,儿子科举成名,贾家家道复兴等等的结局显然不符合曹雪芹的意图,破坏了《红楼梦》的主题,这是应该指出来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在这个情节中小说的主要主人公一一登场亮相,大观园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也第一次揭开面纱,下面,先结合课文后补充内容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表了解众多人物关系。四:故事衔接:贾母的闺女贾敏嫁给巡盐御史林如海,生得一女唤名“黛玉”,贾敏去世,林如海身体孱弱,无力照顾女儿,贾母派人来接外孙女黛玉到京城亲自抚养,林如海只能痛舍女儿,让女儿的老师贾雨村送女儿进京。五、疏通字音后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六、分析贾府环境★“林黛玉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请同学们随着林黛玉的行踪和眼睛,看看这大观园在哪些方面与别家不同?明确:小说所描写的典型环境,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如果学生回答困难可以依次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待同学(可以是小组发言人)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给予提示,最后由教师作结。)1.提问: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提示: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