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寒假作业最新设计:16、鉴赏诗歌形象今天是:----月-----日天气情况:---------我的心情:-------------我喜欢的一句格言———————————————————————一、名句积累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潜《归去来兮辞》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7.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自由与爱情》8.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9.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10.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二、鉴赏诗歌形象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w.w.w.k.s.5.u.c.o.m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奠飞霜。(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答:(2)"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答:(2)作者主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选取其一,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①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①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4分)(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淮上渔者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①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注]①江浦:河流入海处。⑴诗的第一句是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什么内容?画面的背景、色彩上有什么特点?答:⑵这是一幅渔家生活图。你对这首诗中的渔家生活有什么认识?答: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松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答: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①,卷雾出山楹②。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①涧户:涧边的人家;②山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指普通人家。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具体说明。答: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9.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青楼①曲二首王昌龄白马金鞍从武皇②,旌旗十万宿长杨③。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④。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注】①青楼:妇女所居华美的楼。②武皇:汉武帝,在这首诗中是以汉代唐。③长杨:行宫名,皇家射猎、校武之处。④建章:宫殿名,在长安未央殿西。(1)这两首诗的内容是彼此照应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答:(2)这两首诗是如何塑造青年将军形象的?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进行分析。答:10、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完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