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2018年12月8日上午9点半,随着一声枪响,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绕圈赛)正式开始,来自18支国际职业车队的95名运动员从三线建设博物馆出发,沿城区主要道路绕行,最终返回起点,全程80.8km.来自厄立特里亚国家队的戴维特·也门以1小时52分22秒的成绩夺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午9点半指的是时间B.全程80.8km指的是位移C.研究运动员在全程中的运动可将其视为质点D.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戴维特·也门的冲线速度约为43.14km/h2、一汽车从制动到停止用了4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7m、5m、3m、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6m/sC.汽车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D.汽车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后3s的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4、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xv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②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③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④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6、“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4m,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A.5.5mB.6.25mC.7.5mD.8.75m7、《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铁夹水平向右加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8、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