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工会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在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中的作用三方协商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使全党更加重视、尊重劳动者的权利问题,对于开展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做好三方协商工作,也是践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将更加清晰,劳动关系结构和类型将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劳动关系的运行和调整方式不断趋于市场化、法制化。这些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用全新的方式去调节劳动关系,这就是三方机制,这是政府、工会、企业组织三方共同协商处理劳动关系的方式方法,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协调劳动关系提出的新要求。三方协商机制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协调劳动关系,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协调方式。在企业内部,主要通过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确立劳动者与企业的劳动关系,通过职代会等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形式,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在政府主要是依法制定相关政策,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同时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对劳资矛盾进行协调。因此,三方协商机制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协商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从三方机制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三方机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矛盾的必然结果,又是工业民主和经济民主的产物,是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三方机制建设,使工会代表职工依法参与国家、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物的管理。第1页共3页建立三方协商机制是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劳动关系的稳定,影响着职工队伍和企业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政府、企业、职工之间的协商渠道不畅,协商机制不健全,涉及职工利益的劳动关系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不能及时化解,就可能酿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危及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随着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格局日趋明晰,职工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问题,迫切需要工会在社会层面上,通过三方协商机制等形式,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行三方协商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三方机制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为了积极开展三方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问题:1、坚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工会在建立三方机制工作中,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善于把工会推进三方机制建设放在全部工作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决不能偏离或游离这个大局。我们要按照全总十四大会议精神,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特别是三方机制建设和职工群众办实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力争使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正确把握三方协商的原则工会在三方协商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工会在三方协商中,坚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这是三方协商中最基本的原则。二是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则。三是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原则。在协商中,既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企业的集体利益和国家的总体利益。四是平等合作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三方组织性质各不相同。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为此,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工会要以平等的地位和身份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明确三方协商的主要内容建立三方机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于建立机制后的有效第2页共3页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关系和谐中的作用,使广大职工和企业切身感受到三方机制是具体的、实在的,为企业起到了稳定和发展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县局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压力越来越大,一部分职工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