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教研室周云刚第一页,共五十四页。怎样去学好免疫学?用军事理论学理解免疫学;用哲学观点思考免疫现象。第二页,共五十四页。抗原(“敌对势力”)免疫系统(“国家机器”)免疫器官“军区”免疫细胞“士兵”免疫分子“装备”免疫应答(“战争”)固有性免疫“常规战”适应性免疫“特种战”免疫效应(“战争结局”)生理效应“胜利”病理效应“失败”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临床免疫(“国防建设”)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免疫组织“军分区”免疫球蛋白“机枪”细胞因子“通信”MHC“指挥”补体系统“子弹”抗原(“敌对势力”)免疫系统(“国家机器”)免疫器官“军区”免疫细胞“士兵”免疫分子“装备”免疫应答(“战争”)固有性免疫“常规战”适应性免疫“特种战”免疫效应(“战争结局”)生理效应“胜利”病理效应“失败”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临床免疫(“国防建设”)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免疫组织“军分区”免疫球蛋白“机枪”细胞因子“通信”MHC“指挥”补体系统“子弹”第三页,共五十四页。教学内容学时(共36学时)概述+抗原3抗体3补体+MHC4免疫细胞4免疫应答+免疫耐受6教师:周云刚超敏反应4肿瘤免疫3移植免疫3免疫诊断3免疫预防+免疫治疗3教师:黄黎第四页,共五十四页。第1讲概述1.免疫的现代概念。2.免疫应答概念与分类和特点。3.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第五页,共五十四页。第六页,共五十四页。一、免疫概念现代概念: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排除“非己”抗原,对“自己”成分形成免疫耐受,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传统概念:抗感染,免除瘟疫。1.免疫(Immunity)判断标准:“自己”胚胎时期与免疫系统接触过的物质。“非己”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问题讨论:胚胎时期,母体感染某种病原体会发生什么现象?第七页,共五十四页。二、免疫应答的类型1.概念:机体出生时就具有的,遇病原体后首先起防卫作用的应答反应。固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一)固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2.参与成分及机制屏障结构:皮肤;黏膜;血脑;血胎;血睾等吞噬细胞及NK细胞:巨噬细胞;NK;T;NKT;B1细胞等体液杀菌物质:补体;细胞因子;防御素;溶菌酶;乙型溶素等三道防线瞬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时间参与成分0-4h屏障,吞噬细胞、补体4-96h吞噬细胞、NK、细胞因子、炎症介质>96hAPC、T、B时相3.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第八页,共五十四页。4.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特点⑴先天具有(与生俱来)⑵可稳定遗传,有个体差异;⑶非特异性(并非针对特定抗原);⑷起效快,但作用弱;⑸无记忆性,但功能稳定。第九页,共五十四页。1.概念:机体在个体的发育过程中,接触某种特异抗原而产生的应答过程。(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2.分类: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后,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通过血浆或血清传递给未免疫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通过细胞传递给未免疫者。第十页,共五十四页。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⑴后天形成,不能遗传(但可以转移);⑵特异性(针对特定抗原);⑶作用强,但起效慢且不稳定;⑷记忆性(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⑸自限性(随时间推移而降低)。4.适应性免疫应答特点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三)两种免疫应答间的关系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基础加强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三、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T细胞B细胞(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培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场所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免疫器官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军队公检法国安局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1.淋巴细胞归巢:概念: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经血液循环迁移到外周器官或组织。(三)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意义:依靠血管地址素实现在外周器官的定居。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意义:1)淋巴细胞在外周器官、组织分布更合理;2)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