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宣贯讲座第2部分:射线检测衣粟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2015年8月第一页,共八十七页。NB/T43013.2的修订过程与特点修订过程2012年1月标准修订启动;2012年7月,形成标准本部分初稿;2013年3月,工作组完成本部分征求意见稿;2013年4-5月,通过锅容标委网站向社会征求意见;2013年6月,完成本部分送审稿;2013年11月,完成标准本部分报批稿。修订特点:适用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角焊缝等焊接接头型式,适用的材质、厚度范围也有所增加);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体现在:胶片分类、放射源品种、孔型像质计应用,一些工艺参数等);更加完整、严密、规范(多处内容、条款、文字的补充完善)第二页,共八十七页。目次(标准内容浏览,正文8章)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5检测工艺及其选择6承压设备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7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8检测记录和报告第三页,共八十七页。目次(附录标题浏览,12个)附录A(资料性附录)管子-管板角焊缝射线照相技术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附录C(资料性附录)黑度计(光学密度计)定期核查方法附录D(资料性附录)暗室安全照明时间确定附录E(资料性附录)典型透照方式示意图附录F(资料性附录)环向对接焊缝透照次数确定方法附录G(规范性附录)焦点尺寸计算方法附录H(规范性附录)几何不清晰度(Ug)计算方法附录I(资料性附录)滤光板附录J(规范性附录)定位标记的放置原则附录K(资料性附录)底片硫代硫酸盐离子浓度测量方法附录L(规范性附录)对比试块的型式和规格第四页,共八十七页。前言(主要技术变化浏览,31处)本部分代替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中的内容,与JB/T4730.2—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插入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安放式管座角接接头对接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X射线及γ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并取消了钢的分类;——修改和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射线检测专用术语和定义的内容;——增加Tm170和Yb169射线源应用的规定;——修改了特殊条件下射线检测技术等级允许放宽原则;第五页,共八十七页。前言(主要技术变化浏览-2)——修改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分类,将胶片分为C1、C2、C3、C4、C5和C6六类。胶片类型的选择按照新的分类标准重新进行修订,同时补充了胶片灰雾度测量的要求;——修改了黑度计核查时机的内容;——增加了标准密度片的黑度范围和测量点数目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孔型像质计应用的内容,并修订了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及像质计使用和放置原则;——修改了检测时机要求,明确检测时机应满足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合同双方商定的其他技术要求;第六页,共八十七页。前言(主要技术变化浏览-3)——增加了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范围确定的内容;——增加了内偏心透照(F<R)时透照次数的计算公式(附录E)——增加了暗室安全照明时间确定的内容;——增加了增感屏质量及使用要求、中屏材料及厚度范围、以及Tm170和Yb169两种γ射线增感屏材料及厚度范围,并明确了增感屏制造标准;——增加了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和验证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双胶片透照技术和底片观察技术应用的内容;——增加了确定管座角焊缝、椭圆形封头和蝶形封头小r区的焊缝,以及其他曲率连续变化的焊缝确定一次透照长度的原则;第七页,共八十七页。前言(主要技术变化浏览-4)——增加了有效评定区搭接的技术要求;——修改了结构限制特殊情况下小径管的透照原则;——增加了安放式和插入式管座角焊缝采用源在内透照方式时f的放宽原则;——增加了胶片与被检工件之间距离的放置原则;——增加了γ射线源曝光时间限值和限制使用多源曝光的规定,以及球罐全景曝光像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