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Friday,December20,2024第一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非完全信息静态博弈5、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二页,共四十一页。什么是博弈?棋牌游戏体育竞赛产品定价军事对抗博弈论: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理论。博弈四要素:参加者(players);策略集或行动集(actions);博弈的次序(orders);损益(payoffs)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三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相关术语1、参与人(players):理性选择的主体。i=1,2,,nNature:自然环境,虚拟参与人2、行动(action):选择变量。ai代表参与人i的某一行动选择,Ai代表参与人i的选择空间。行动的顺序(theorderofaction)3、信息(information):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4、策略(strategies):参与人的行动方案(预案)si代表参与人i的某一策略,Si代表参与人i的策略空间5、损益(payoff):参与人的得与失。参与人i的损益函数为ui(s1,,si,,sn)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四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相关术语6、结局(outcome):某种行动、策略或损益的组合7、均衡(equilibrium):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结局,在该结局中,参与人无法通过改变策略增加收益(效用)。又称“僵局”。此乃局外人所关心的。8、博弈(game):参与人的集合+策略空间的集合+损益函数的集合。博弈G={S1,…,Sn;u1,…,un}9、博弈论(gametheory):研究在给定的博弈中,各参与人的策略(行为)选择及其结局。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五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相关术语10、博弈的规则(rulesofthegame):参与人+行动+结局。规则是一种人为的限制,对资格(行为主体)的限制,对行动空间(选择空间)的限制,并建立行动与结局(损益)之间的联系。游戏规则决定游戏的结局游戏规则是博弈的结果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六页,共四十一页。博弈问题分类静态动态完全信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纳什(1950,195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1965)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967-1968)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泽尔腾(1975)Kreps和Wilson(1982)Fudenberg和Tirole(1991)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七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基本假设1、理性假设(Rationality)认知的理性——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偏好的完备性(completeness)偏好的传递性(transitivity)行为的理性(利益最大化)——自我利益的追求者2、共同知识假设(commonknowledge)理性共识(commonknowledgeofrationality)Zero-orderCKR: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是理性的;First-orderCKR:每个人是理性的,并且知道其他每个人也都是理性的,但并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知道自己是理性的博弈规则共识(commonknowledgeoftherulesofthegame)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八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分析方法1、最大化分析——求极值给定约束条件(游戏规则)和损益,求最大值。博弈论专家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约束条件。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对约束条件的正确判断。2、均衡分析——极值的组合分析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九页,共四十一页。博弈矩阵博弈方B策略B1策略B2博弈方A策略A1(PA11,PB11)(PA12,PB12)策略A2(PA21,PB21)(PA22,PB22)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十页,共四十一页。博弈论发展历程1838年古诺(Cournot)寡头竞争模型1883年伯川德(Bertrand)寡头竞争模型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发表《博弈论和经济行为》1950年纳什(Nash)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1965年泽尔腾(Selten)提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1967—1968年海萨尼(Harsanyi)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1975—1991年泽尔腾(1975)、Kreps和Wilson(1982)、Fudenberg和Tirole(1991)提出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决策理论与方法-博弈论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