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进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博弈论进展脉络和理论体系 【摘要】博弈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尤其是在其应用到经济领域后,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分析的方法。本文从博弈论进展脉络和理论体系两方面,对博弈论的内容做一简单介绍,为进一步了解和应用博弈论打下基础。 【关键词】博弈论;进展脉络;理论体系 博弈论是讨论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参加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策略才能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的均衡问题,是讨论聪慧而又理智的决策者在冲突或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理论。无论是人类社会的进展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会常常碰到利益相互影响的博弈问题,也会常常使用博弈去选择策略,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博弈论的思想极为深刻,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赢得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一、博弈论进展脉络 博弈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就存在,但这只是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形成理论。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博弈思想,可以追溯到2000 多年前著名的田忌赛马的事例。在国外,1500 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中的婚姻合同问题,也包含着明显的博弈思想。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是在 19 世纪中期,博弈论体系的产生、进展、繁荣,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现代博弈论思想在经济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最早的包含博弈思想的经济学文献,是 1838 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Cournot)提出的寡头市场产量竞争模型。而 1883 年法国经济学家伯特兰德(Bertrand)提出的寡头市场价格竞争模型,把古诺模型里寡头厂商的产量竞争变成了价格竞争。1913 年策梅罗(Zermelo)提出的关于象棋博弈的定理是博弈论的第一个定理,提出的逆向归纳法是博弈论的第一种有一般意义的分析方法。这一阶段,还有很多学者涉及了博弈论的讨论,但都是零散的讨论,没有形成体系。 2、产生阶段 一般认为,博弈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产生的标志,是 1944 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该书在总结以往博弈讨论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博弈论讨论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在此阶段,还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博弈理论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和理论。例如,1950 年纳什(Nash)提出了均衡点的概念,1950 年塔克(Tucker)介绍了“囚徒困境”博弈,1953 年夏普里(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