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第二小学教案专用纸学习单元第三单元学习题目10.别饿坏了那匹马总(1)课时学习日期年月日课型略读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3、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学习难点: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ppt板书设计:10、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我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谈话: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预设:(1)谁欺骗谁?(2)为什么欺骗?(3)怎么骗?二、出示学习目标(略)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2.反馈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感悟人物品质)学生汇报交流(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1页签阅人:签阅时间:海原县第二小学教案专用纸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各自的用意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说得准。五、当堂训练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课后反思:第2页签阅人:签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