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也是一种学习1.聚焦发言者。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共领域,我们进行的是群体性的学习与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别人也才会倾听你的意见,才能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育学生发言者既有老师也包括同学,当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学生们容易忽略的是同学精彩的发言,这种发言往往蕴含着许多思维的火花,如果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就会引发自己的思维成为自己的一种财富。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就更需要洗耳恭听,成为同学的忠实“听众”。2.传递倾听信号。通过语言行为向对方传递倾听的信号,如提问:“你的感觉……。”“你能说得明白一些吗。”等。这些提问有助于你获得更多信息,并理解问题的各个层面。像“嗯”和“真有意思”等中性评价性语言能表示你对谈话感兴趣,并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你是说……”及“所以你认为……”等句式表明你在倾听,并明白对方的意思。另外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表现出留意、专心和放松,对方会感到被重视和更安全。3.激励倾听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倾听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创设易于倾听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还有就是要适时对认真倾听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以激发学生保持认真倾听的态度。4.树立榜样。中国有句古诗。“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张开你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要善于倾听对方,第1页共2页与之产生共鸣,能对其心领神会。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偏差、疑惑、疏漏等,学会理解、学会等待、延迟评价,听取学生意见,成为学生倾听的榜样,从而影响、促进学生的倾听。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