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四川省自贡市仙市中学2012年5月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人得分一、(20分)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3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yīng):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B、岿(guī)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C、毛骨悚(sǒng)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瞬间感觉。D、喋喋不休(dié):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3、下列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1)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2)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3)老人住着挺的在居室。(4)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个背粪的……。A、漠然光荣宽敞理会B、茫然光荣宽阔理解C、漠然光彩宽敞理会D、茫然光彩宽阔理解4、按要求找出下面语段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6分)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②中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起来。③没想到,学校分给我们班的是那块长着许多带刺植物的地方。④男生用铁锹将根铲断,我们女生便将它们拖到垃圾堆。⑤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⑥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疲力竭,我便忍痛干起来。(1)第处与文段中心无关,应删去。(2)第处成分残缺,应改为(3)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5、、默写填空。(3分)①、,夜深长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②、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③、此生谁料,,。(陆游《诉衷情》)6、判断下列就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A、《日出》的作者是现代剧作家曹禺。()B、《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D、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二、阅读(40分)(一)阅读《南京大屠杀》选段,完成练习。①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②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颤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数计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③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嚎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再次重演!④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⑤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7、解释词语(3分)⑴寻觅:⑵惨绝人寰:⑶令人发指:8、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9、作者为什么说,今天的青年绝不允许“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再次发生,他的依据是什么?(2分)10、如何理解“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含义。(4分)表达方式:含义:11、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选文第②③⑤段中的内心活动。(3分)②③⑤(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2-16题(15分)浓浓的父爱陆波年少时曾不止一次地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却难以理解“父亲”的背影何以如此让作者刻骨铭心。直到一天晚上,9岁的儿子天真地通知我:“未来等我赚了钱,我也要请你和爸爸一同去吃肯德基。”嬉笑稚嫩的话语间,却也让我翻然一惊,想起年少时父亲对我的种种关爱,也真正忆起这份浓浓的父爱。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仿佛只有慈祥和善,没有严厉。记得大冬天放学回来,我脸蛋和小手都冻得通红,父亲放下活计后,第一时间就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