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导型学习设计方案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一年级学校神木一小教师姓名杨改翠章节名称第三章《跳绳》一课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同时,结合学生一些日常的活动,将解决问题的思想也渗透在计算的学习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4.让学生说出算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掌握。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加深所学知识。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4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跳绳谈起,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三、练一练:做大量练习题掌握所学知识。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所学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好吗?依据的理论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8、9的加减法掌握8、9的加减法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内容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内容全面提升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他们在直观,感性的认识中加强理解和记忆。能熟练运算8、9的加减法通过具体的交流学习,劲儿形成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学提升学习愿望兴趣。1、老师问:小朋友们,下课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2、学生答:跳绳、踢足球等活动。3、我们一起看一看课本第38页的同学们在干什么?谈话导入5分钟出示相应的幻灯片,引领着学生了解图上的内容。幻灯片第1张板书课题:跳绳认真听讲和思考,自主回答。观看中感知同学们的活动多愉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很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二、互动探究平台1、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2、观察算式,寻找规律。小朋友们,你们的学习伙伴小明拥有快乐的一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在什么时候都做了什么事情,好吗?13分钟观察小朋友跳绳这个活动,说说你观察到的,并提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康文杰同学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了戴帽子的和没戴帽子的。和他一样的还有哪些同学,也起来说一说。哪位小朋友会解答这个问题?换可以怎样列式?继续看幻灯片第一张,有和康文杰同学不一样的说法吗?同学们说一有1个戴帽子的小朋友,有7个没戴帽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有几个小朋友?7+1=81+7=8摇绳子的有2个小朋友,跳绳的有6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6+2=8或2+6=8学生自主观看并相互交流,以小组形式在班内汇报自己的收获。左边3个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结论:0+8=81+7=82+6=83+5=84+4=85+3=86+2=87+1=88+0=8演示幻灯片让学生直观感受。3、说一说。8分钟说,3+5是什么意思?回答正确。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第二幅图的含义?请看第二个幻灯片。帽,右边5个草帽,加起来是8个。相关课件出示,帮助学生来分析。如此的教学媒体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中感知其不同之处,夯实了基本知识点,突破重点和难点。三、反馈练习1游戏:手拉手。2.观图:说小明做事情的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连一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