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校:宁阳二十四中(小学部)科目:品德与社会年级:四年级学科教师:薛兴民教导主任:吴鹏时间:2013年2月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现有学生126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上课时听讲不认真,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二、教师基本情况分析本人从事小学教学已16年,并且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本学期,我将深入研究我们教学实施细则,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和限时作业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体系共分为四部分:我与规则;我是小小志愿者;我崇敬的人们;生活中的交通与通信。教材以主体呈现、案例引导、活动操练、情景感悟、问题拓展为结构特征,突出学生主体,综合学习的课程特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素包含文字系统、图表系统、图片系统等。教材的基本体例为:文字表述的要求;图片、照片的设计与安排。教材的特点为:1联系生活,主题呈现,引导先行。2地方特色,整体视野,渗透文化熏陶。3突出主体,注重活动。4强调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发展。5图文并茂,审美激趣。教材的重难点:重点是,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知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受到我们的尊重。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难点是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逐步强化规则意识。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感受交通在人们生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四、本学期的教学目标1.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2.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的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3.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4.了解家乡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5.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7.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基本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9.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五、本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