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例1)课题:口算乘法(例1)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迁移法讲授法教学用具:课件图片、题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学生看图片,汇报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小林每分钟走60米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小组讨论口算方法,汇报方法1:想10×3=60,3×6=18,30+18=48,所以16×3=48方法二:16×3--------48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汇报口算方法: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10×30+6×30=480练一练:18×4=24×3=25×2=14×6=(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160×3想100×3=300,3×60=180,300+180=408,所以160×3=480因为16×3=48,所以160×3=480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48页6-----9教学回顾: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笔算乘法(例1)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迁移法讲授法教学用具:课件图片、题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乘法计算中算理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昨天老师发现有一种彩笔正在特价销售。(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每盒24支,13盒彩笔,一共多少支?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二、探究新知创设情境:国庆节期间李叔叔乘火车到北京旅游。1、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济南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济南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3、独立列式:145×12=4、经历计算过程。(1)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估算一:把145看成150150×10得1500150×2得3001500+300=1800145<150所以结果应比1800米少一些。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10=145012>10,所以结果应比1450米大。(2)笔算。你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你们尝试列竖式计算145×12。①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课堂,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