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学习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2.十进制计数法3.亿以上数的认识4.用计算器计算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二)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灵活合理的读、写大数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推迁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知识的能力。3、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地问题的能力。(三)思想目标1、通过读、写教师搜集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数据,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2、通过学生收集数的各种计数法、计数符号、阿拉伯数字的信息,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兴趣。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三.学习重难点重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十进制计数法。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大数的读、写。难点:1、理解一些有关数的概念,如:数值、数位、位数、数级、2十进制计数法等。2、让学生更多的利用旧知识进行迁移类推,自主探索、研究发现规律,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四.教具、学具:教具:挂图、展台、算盘、数位顺序表学具:搜集的大数计算器五.课时安排:亿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2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1亿有多大?................................1课时六.学习策略: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但在学习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但不要像以前一样把现成的结论、法则教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2.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教材上有一些小的实践活动:P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P12: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在全班交流。P17:你还想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如果可能,到互联网上查一查。P23: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七.知识体系结构图课题内容亿以内主题图出现5各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3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例2读含两级的数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学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以“万”做单位的数。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用“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万”做单位的近似数。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计数法、计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读含三级的数。例2写含三级的数。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以“亿”做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用“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亿”做单位的近似数。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4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索计数的规律。第一课时大数的认识学习内容:教材第2—5页例1、例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知道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个级、万级的数位,会读亿以内的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3、思想目标: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知道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个级、万级的数位、读法学习难点:0的读法。学习准备:计数器、课件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1、交流生活中的大数利用6个省市的人口普查的数据说明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在数学课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数打交道,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