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乡村”申报材料***镇***村申报“玫瑰乡村”材料***村位于***镇东面,距县城5公里,距武平公路2.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39户,1159人,党员33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已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均纯收入达49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00元,实现了从无到有。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村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级“卫生村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获得自治区级“卫生村”、县级“遵纪守法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锋流动红旗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近年来,***村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鼓舞下,在镇党委、政府XX县区文明办的帮助指导下,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把创建文明村活动当作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来落实,同时也把创建文明村的工作成效作为检验村领导班子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是否有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落实和完成各项创建目标和任务,全村上下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创建工作取得了实绩性进展。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稳步推进创建工作村党支部、村委会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勤政为民,村级领导班子做到率先垂范,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组织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支委会每月一次,工会、团支部、妇代会、老年协会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充分发挥他们的各自职能作用。村支部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同规划。村上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组宣委员、村主任任副组长,青年、妇女、民兵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专门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检查全村的精神文明工作。同时,努力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第1页共5页好氛围,设置政策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人心,新思想、新观念得到了普及,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二、深化创建活动载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建设大胆创新,不断优化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使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2006年以来,村支部以人口法制学校为阵地,利用党校培训、劳保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等资源开办各类学习班21期,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先进文明、法制道德、优生优育、科学种养、就业技能、双学双比等内容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三求”文化舞台作用,利用节庆日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平安家庭”评比活动,参评率达到95%。同时,***村运用宣传长廊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保健卫生知识,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对广大村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确立了高尚的先进文化意识。针对本村道路脏乱等问题,村两委以村容整洁为目标,重点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厕工作。开展沼气池建设至今,全村建沼气池总农户数达95%,配备沼肥吸水车一辆,通过沼气建设改厕200间;同时也进行了改厨、改圈、改水、改路工作,新建设的楼房全部设有水冲式厕所;组织群众集资,争取上级新村办的项目支持,完成了3.2公里的村巷道水泥硬化建设;搭市委开展城乡风貌改造顺风车,完成了160户的民房外墙装门面改造;投资10000多元建设成公共垃圾池5个,配备垃圾车一辆,投资2万多元新建成4蹲位公厕1座;植树190株完成村主干道1.2公里的绿化,改变了全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状况,消除了脏乱问题,美化环境,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村积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开展“平安村”和“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结合各种重大活动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如“6.26”开展禁毒图片展和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加大综治工作的力度,加强治保工作的领导,成立有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