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考《安徽历史》部分知识点全解【古代篇】一名相管仲P91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为齐国相。2改革措施:在国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3结果:齐国因此日益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4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友谊称之为“管鲍之交”二老子和庄子P10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境内诞生了两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后人把他们和称为“老庄”。老子:1.春秋末年楚国人,出生于涡阳县附近,是道家学派创始人。2.相传,《道德经》一书是他所著。3.(1)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此外,他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老子在政治上周主张“无为而治”。庄子:(1)战国时期蒙城人。(2)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现象。他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3)所著《庄子》一书是先秦杰出的哲学著作,也是散文的典范。三刘安与《淮南子》P151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2主要著作有《淮南子》,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同时崇尚道教思想额吸取儒学精神,在秦汉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四神医华佗P171.东汉末年著名的民间医生,安徽亳州人。2.成就:(1)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2)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施行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3)他还创制了五禽戏3.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五淝水之战P19: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六曹魏屯田和皖南开发P201魏吴双方常年争夺江淮地区,为解决粮食问题,魏吴都重视农业生产。曹魏在淮北和江淮地区大兴屯田,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如刘馥民屯,邓艾军屯)皖南开发——吴开发江南2原因:吴国重视农业生产;北方战乱至北民南迁,带来技术和劳动力;吴国又迫山越人外迁,以共同开发。3.表现:a.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推广;b.梅根冶(今池州贵池)是当时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最主要是铸造铜钱。孟浩然的“火识2梅根冶。烟迷扬州叶”和李白的“铜井炎炉窍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都是对当时冶炼盛况的介绍。七文房四宝P251.宣纸(宣城泾县)、徽墨(歙县)、宣笔(宣州)、歙砚(歙县)2.宣纸因产于宣州泾县而得名。号称“千年寿纸”。蛇咒的“澄心堂”纸是宣纸中的珍品。3.徽墨是歙县的特产。宋徽宗时期,改歙州为徽州,“徽墨”的名字便流传下来。4.歙砚因产自唐朝的歙州而的名。他的材料取自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故又名龙尾砚。八宋代书院的兴盛P32欧阳修在颍州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建“龙眠书院”,贵池的“八桂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九宋画第一P34北宋安徽(桐城)人李公麟,号龙眠居士,代表作有《五马图》、《放牧图》。李公麟多才多艺,擅长文学、考古、书法和绘画,尤以绘画最为世人称道。他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白描”画法,即只用深浅墨色线条够花出绘画对象。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艺”。十宋元农林学成就P341孟祺参与了我过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编写。2元朝时,王桢写成了著名的农学著作《农书》。3北宋铜陵人陈翥(zhJ)编写我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详细叙述泡桐的学术专注《桐谱》,在林学方面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十一朱元璋P36安徽濠州人,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改应天为南京,并定为都城。十二安徽建省P391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司为安徽布政司,安徽省正式建立。2安徽省名是当时全省政治中心安庆和经济、商业比较发达的徽州两地首字合成。省会安庆。十三徽商的兴衰P401徽商即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