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光的反射定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光的发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2、通过“小制作”和“我的设计”,学习控制光束方向。3、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光的反射(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通过“走向社会——太空镜”,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应用反射定律控制光束方向,以及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教学用具: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纸筒(牙膏盒)等。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过程设计1、课题的引入书本本身并不发光,但在阳光下,我们却能看到书本,其原因是什么?通过设问,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主要通过眼睛来获得信息,我们能够看见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了光,由此说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意义。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①实验材料准备材料: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纸筒(牙膏盒)等。②实验过程用光反射实验器演示光的反射规律:图4-2-1所示是光的反射实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竖立着一个白色的光屏,光屏的平面上刻有角度,中间为0o,0o的正下方O点处是放在底座上的小平面镜,用一条细小光束代表光线沿光屏的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处,这时光屏的平面上将显示入射光线AO以及由平面镜反射出来的反射光线OB。讲述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结果总结出反射规律。反射规律探究结束后,让学生做一些应用反射定律控制光束方向的练习,为平面镜成像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在教科书图4-2-5的小制作中,为什么要求两块平面镜要保持平行,并与水平方向成45°角?可以引导学生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证明。在设计“将光偏转180°的装置”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设计还有什么缺陷,怎样改进。二、关于光路可逆性的教学让学生看课本图4-2-5小猫和小聪的漫画,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光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再由学生做一下有关的实验,教师站在教室外,通过平面镜观察学生,学生也一样观察教师。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教学如果有太阳光射入教室,也可以演示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用白纸反射则不会产生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反射定律是以理想化的光线为研究对象,每一条光线在发生反射时,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当反射面是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平行光束里各条光线的入射角都相等,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相等,所以,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图4-2-13中,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这反射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小的平面组成,据此,可引导学生解释漫反射的原因。问题:黑板“反光”是怎么回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作如下补充:1、光具有能量,举例说明:太阳灶、激光焊接;2、光能够反映某种信息,举例说明:红绿灯、现代通信用的传输线——光纤。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四、教师小结五、板书设计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一、光的反射规律1、物理名词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②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③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④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⑤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在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2、漫反射在漫反射中,每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三、补充1、光具有能量:太阳灶、激光焊接;2、光能够反映某种信息:红绿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