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恩格斯说过:“思维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不仅可以启迪智慧,也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使人赏心悦目、动人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3的倍数特征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猜想——讨论——验证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是形象的、有趣味的和美丽的。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开阔学生思维,感受教学的乐趣【教学片断一】一、在知识链接中,激活思维师: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说?生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生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师:那怎样判断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呢?生3: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0。师:请一、二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是不是2、5的倍数。生1:我的学号是1,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生2:我的学号是2,是2的倍数。【教学片断二】二、在新知探究中,发展思维师: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怎样呢?是不是和2、5的倍数的特征一样,只要看“个位”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生1:我认为看个位可以。如:33、36、39它们的个位分别是3、6、9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生2:我认为不能只看个位。如:23、16、29它们的个位虽然也是3、6、9,但这些数不是3的倍数。生3:但也有的数它们不是3、6、9,如:24、45,可是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你们可以以45为例,在它的前后面添上一个数、两个数三个数……,老师能很快判断能否是3的倍数。生1:前面添上2。(×)生2:后面添上24。(√)生3:前面添上3,后面添上53。(×)师:请们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看看老师判断对不对?(学生验证后,产生疑惑)师:老师判断对不对呀?44生:(齐答)对。师:其实老师也不是圣人,不过知道其中的奥妙,先掌握其中的规律罢了,你们想知道吗生:(异口同声说)想。【教学片断三】三、在实践验证中,开阔思维师:一个数能不能被整除,既不能只看个位数,那么应该看什么数呢?我们先来研究较小的两位数。(45)45的个位上是5根据个位上的数我们能不能判断这个数是3的倍数吗?生:不能。师:那只看十位上的4呢?生:也不能。师:这样说来判断一个两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必须观察这个数的几个数字?生:两个数字都要看。师:如果是三位数、四位数……呢?生:全部数字。师:那么你能改变十位数的数字,使它是3的倍数?那些不是3的倍数呢?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是不是15254535755565师:从刚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这个数的全部数字那么怎么看全部数字呢?下面我们做个实验。(师把数字的位置调换,让学生验证)是不是15—5125—5245—5435—5375—5765—56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一个数是3的倍数,数字调换了也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了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数字调换了也不是3的倍数。师:那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跟这个数的位置无关。师:那跟什么有关?44生:大小。师:既然是跟一个数的大小有关,那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把这两组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加起来,观察一下,它们又有什么特征?(同桌交流,总结特征)是不是15—511+5=625—522+5=745—544+5=935—533+5=875—574+5=1265—566+5=11生1: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生2:一个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师:由三、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学号是不是的3的倍数。生1:我的学号是21,是3的倍数。生2:我的学号是22,不是3的倍数。【教学反思】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教学时,教师如能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既感觉所遇问题与原有知识有联系又富有挑战性,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具体表现在:一、进行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一从“各位上数的和”去研究,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旧知识: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们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