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第一单元电3.简单电路一、教材简析:《简单电路》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已经学会了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电流在一个完整电路中的路径。这一课将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分别点亮1个和2个小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的路径,并感知串并联的不同特点。二、教学背景和目标: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干电池是能给一个简单电路提供持续电源的装置。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4.电流时从干电池一端流出,经过用电器和导线回到另一端。(二)过程与方法: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观察、描述和记录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和小灯泡被点亮的情况。3.学会用简易的电器符号画简单电路图。(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小灯泡被点亮时的快乐。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用简易符号表示电路中的电池、小灯泡和导线。3.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难点: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2.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教学准备导线2根,小灯泡和干电池各1个,放在盘中课桌内放小灯座和电池盒各1个讲台上准备每组一个信封:小灯座1个、导线2根、小灯泡1个教学流程导入→质疑→引入→明确实验要求→各组实验→汇报反馈分析→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复习导入1.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1师:同学们,认识桌上的材料吗?都有什么?生:导线、干电池和小灯泡师:能用1根导线、1节干电池把小灯泡点亮吗?生:能。师:那就试试吧。(生小组内点亮小灯泡,没有点亮的教师指导点亮)师:好了吗?请一个同学上来为我们点亮小灯泡。(教师提供材料)(生上台点亮小灯泡)师:做的很好。电在这里是怎么流动的呢?(多媒体出示实物的连接图,图同P6中间的那幅)生说,教师补充。教师小结:电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的1个连接点、金属架、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再经过导线流回到电池的负极。【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目的有3个:第一,复习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第二,强调电流在完整电路中的流动路径,让学生再次感知电流的存在,也为后面画出简单电路中的电流路径做好铺垫;第三,通过用手按住点亮小灯泡的麻烦,来引出本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连接带灯座的电路。【注意事项】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电流的路径,这既是对本节课后面内容的铺垫,更是为《电》单元后面几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二.带灯座的电路1.了解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和安装师: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小灯座(出示小灯座),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电池盒。。请同学们从课桌里取出它们,边观察边讨论一下,小灯座和电池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有什么用?(小组讨论两~~~三分钟)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下?请两三位同学说说它们的构造。【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座要选择工具箱里下面有连接片的那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小灯泡和小灯座连接时,灯座下面的连接片是和小灯泡的连接点互相接触的,从而更直观得了解电流的路径。而电池盒要选择连接导线的两端是弹簧的那种。】生:小灯座是用来固定小灯泡的,电池盒是用来放干电池的。师:那怎么固定小灯泡呢?生:旋到槽中。师:请上来做一下。生上台安装小灯泡到小灯座上。师:你做的很不错。旋到什么时候可以停了呢?生:不太容易旋动就可以停了。师:老师发现小灯座两边还各有1个可以旋的部件,这又是做什么用的呢?2生:连接导线的。师:怎么连呢?是把导线的任意一部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