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准备探索一、复习引入(问题1)1、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西?2、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产生几个角?这几个角有什么样的关系?3、性质: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学生提问并演示操作;可以找几名中等生回答问题复习旧知识,为新知作铺垫,做好新旧知识联系;观察图形探究新知方法渗透学生记忆导语:(问题2)(1)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2)请画图表示平面中的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新知探索(问题2)1、三线八角基本图形是什么?如图,直线AB、直线CD都与第三条直线EF相交或者(直线AB、直线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同位角: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线的同一方向的一对角。内错角:在截线的两侧侧,在被截线之间(内部)的一对角。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线之间(内部)的一对角。三、巩固知新例题1、口答题:如图:找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学生引导,演示、提问;给学生充分时间小组合作观察、比较、八个角的位置特征引出:三类角的概念从文字意义出发来分析总结最后的结论,此题目是让学生快速回答,在图形中辨识让学生观察图形探索新知,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理解知识。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寻找图形中三类角的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从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学习建立几何模型。例题2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l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四、探索发现(问题5)三类角的特征同位角:F型图内错角:Z型图同旁内角:U型或C型图五:例题3活动:分组探讨英文字母中有没有“三线八角”?六、巩固与应用:1、如图:∠BAC和∠ACD是()A.同位角B.同旁内角C.内错角D.以上结论都不对2、找出图中一对的同位角,并指明它是由直线____和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而成的。解:同位角是∠B和∠4,它是由直线BC和DE被直线AB所截而成三类角教师用直观提取的方法快速的描述、总结出图形三类角角的特点,再一次练习找两个角的两条边从而确定是否是三类角。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探索解决。并由几名同学展示解说、共同比较点评初步向学生渗透运动思想,善于总结规律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简单图形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巩固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力。3、(1)如图,直线AD、BC被直线AC所截,找出图中由AD、BC被直线A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是______和________(2)∠3和∠4是直线____和_____被所截,构成内错角。(3)∠BAD与∠CDA是直线____和被____所截,构成同旁内角。(4)∠DCE与∠ABC是直线____和被____所截,构成的同位角。总结方法是重点:(彩色粉笔演练)4活动:找出26字母的三种角。(学生活动)七、小结:由“三线八角”图形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或由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找出构成它们的“三线”,都要有一个步骤:一、看角的顶点,不共顶点的一对角二、看角的边,找准截线与被截线三、看角的方位,对照基本图形这三看又离不开主线——截线的确定。八、做游戏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以看成是什么角?类似地,你还能用两只手的手指构成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吗?试着做一做学生交流、归纳期望回答出答案;教师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