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一、学科:数学二、设计者:王珍珍三、设计时间:2014年3月6日四、课时:第一课时五、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六、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能用符号、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2.通过观察、比较和计算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七、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加法交换律的例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加法交换律,使学生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诱趣激学。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1.动画片《朝三暮四》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1看完这个动画片,这个小猴子傻不傻?(傻)你为什么认为他傻?(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生:猴子太愚蠢,其实每天吃到的橡子是一样多的。师:你怎么知道是一样多的?)引导说出:4+3=7(个)3+4=7(个)课件出示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橡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课件演示:4+3=3+4二.自主学习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2.观看场景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解决问题问:你能帮李叔叔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师: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指名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白板上写出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24.观察对比师: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引出它们的结果怎么样?)生: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白板上写上:40+56=56+40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同桌互相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用投影仪展示)师: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发现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提示:什么变什么不变)同桌交流。生:我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5.揭示规律师:观察的很仔细,你能给这条规律起个名字吗?生:加法交换律。6.全班总结,师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三、合作探究(1)用符号或字母表示规律。师: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并写在你们的草稿本上(学生小组讨论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3生1:我喜欢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生2:我喜欢用这样的字母来表示a+b=b+a嗯,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单,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板书: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谈话:我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请同学们想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时)课件出示:98+176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师: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有)三、检测反馈(一)填一填:1.两个加数交换(),和不变,这叫做加法()。2.我们可以用()的方法验算加法。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________。4.59+62=62+_____。5.78+a=a+_______。4(二)下面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1)70+120=120+70()(2)甲数+乙数=乙数+甲数()(3)a+30=300+a()(4)■+☆=☆+■()(5)△+○=○+△()(6)3+4+5=4+3+5()(7)a×6=6×a()(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25+147+75=()+()+()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四、课结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教后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