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服务扶贫攻坚”专题研讨发言提纲组织部门服务扶贫攻坚专题研讨发言提纲扶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应该要在选人用人、强化基层组织、鼓励人才创业等方面,发挥引领引导作用,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1.精准识人用人,引领脱贫。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重点在干部,关键在领头羊。一是精准培养扶贫好干部。发挥组织部门统筹干部教育培训优势,协调扶贫部门举办扶贫开发和精准脱贫等专题培训班,重点在产业引育、项目对接、金融服务、科技支撑等方面,组织业务关联度较高的行业部门对扶贫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员、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发挥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和手机、电视、网络等平台作用,组织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市场经营开发、就业创业技能示范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二是精准选派扶贫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应从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作风扎实、责任心强、热爱扶贫事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身心健康、廉洁自律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中选派,优先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三是精准选任扶贫好干部。树立扶贫考核导向。把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将扶贫的业绩、成效与领导干部帽子、面子、票子全方位深度挂钩,盯紧脱贫攻坚目标,提高考核指标权重,以考核促脱贫,推动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上来。着力搭建扶贫一线干部成长平台,着重提高基层干部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完成关键重点任务的能力,实现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突破提升。坚持德才标准,注重实绩、突出贡献、体现公认,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建功立业的积极性。2.强化基层组织,促进脱贫。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一是建强班子。加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拓宽选用视野,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建强建好村两委班子。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第1页共2页伍建设,重点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实用技术人才、复员退伍军人、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教师等人员中培养,把组织协调能力强、发展致富能力强的人才及时培养成为基层干部,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建强阵地。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实现由场所向阵地转变,促进基层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服务党员群众功能。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使用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农村干部报酬待遇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确保有钱办事、规范管理。三是完善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规范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力。完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全面推行和落实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实行贫困村党建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贫困村党建工作中发生的重要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升贫困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大力宣传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营造服务脱贫攻坚、奋力干事创业氛围。3.鼓励人才创业,服务脱贫。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和引导优秀人才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一是组建专家服务团。针对贫困村发展和人才需求,按教育、卫生、农业、畜牧、企业社科分类,组成专家服务团,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推广实用技术,培养基层人才。二是开展人才服务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贫困村,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实现增收脱贫。组织教师支援贫困村学校,通过教学科研、示范观摩课等形式,提升贫困村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医师支援贫困村医疗卫生,定期赴贫困村开展义诊、会诊和定期坐诊等活动。组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引领,为贫困户传授实用技术。三是密切协同创新关系。要以科技人员为桥梁和纽带,促进省、市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与县(市区)的科技合作,使科研选题更加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使成果转化更加瞄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需要,密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关系,实现多方共赢。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