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意识”主题演讲稿+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如同红遍北京的西城大妈成为群众志愿者的品牌标识一样红墙意识首先是XX县区土生土长的,是工作生活在红墙边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历了从局部街区到全区整体、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我们说红墙意识是一个土生土长而又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红墙意识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存在和短期效应,而是不断凸显不断深化和不断拓展的活的过程。红墙意识的脱颖而出绝不仅仅是一个鲜的果实,而是历经首都群众的精神灌溉而自发成长起来的红墙玉兰,历久弥新,四时不败,而绝不能仅仅把红墙意识当做一枚秋天的硕果。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们迈入了新时代,红墙意识也恰当其时地迎来了红墙内外皆注目的春色满园。红墙意识是一种品格,这个品格就是绝对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党中央、忠诚于党的核心、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职守,忠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今的时代标识。这个忠诚就是红墙意识中的红的意蕴。红墙意识是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敢于担当。守护党中央安全、国家安全、首都安全,体现在站好岗放好哨的坚定行动,这是红墙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第一责任和最大责任。这个担当就是红墙意识中墙的定位。红墙意识是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首善标准。首善中的首代表的就是第一,善代表的就是好。首善就是哪里都好,处处都好,都是最好。这样的标准要求我们的就是在工作上坚持精益求精,争首善、创一流,勇于做标杆、善于立示范,西城无小事,首善讲政治,这是红墙意识中意识的坐标。红墙意识是一种追求,这个追求就是人民情怀。让离红墙最近的地方,成为和群众最亲的地方。红墙意识也是一种人民观,红墙不是分开两个天地的隔断,而是融合两个区域的风景线。红墙内外是邻居共建,红墙上下是和谐共荣,第1页共3页是对党的核心、人民领袖的拥护和热爱之情,是对大国首都政治中心的自豪之情,是对和谐宜居城市家园的幸福向往。红墙意识是一种基因,这个基因就是红色传承。从红船精神不忘初心,到延安红星照耀中国,再到红墙意识牢记使命,这是一条红线的贯穿始终。从1921年建党之初,到1945年的历史胜利,再到2017的进入新时代,这是不忘初心的历史进程。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到党的七大树立毛泽东思想指引征程,再到改革创新的新时代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坚持党的领导开创的红色征程。今天我们不忘初心,就是为了人民谋幸福,我们牢记使命,就是为了中华民族谋复兴。红墙上写满的是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先进文化,绘就的是三大历史飞跃的生动实践,展开的是两个百年一个梦想的红色蓝图。红墙意识是一种文化,这个文化就是先锋西城。新时代党一定要有新形象、新作为。确定首都核心区的《总规》,把首都核心功能中的政治中心赋予了得天独厚的西城,而做为古都风貌的承载保护区和国际交往的主要承载区,红墙意识已经成为了涵盖核心之核的精神统揽,红墙意识已经从虚转实,成为了具体的工作区域、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红墙意识已经从点向面形成辐射,涉及到全区的所有工作和整体发展。红墙意识更实现了从古都的有形红墙向新的历史阶段无形的思想红墙的转化,成为了新时代思想高峰的进阶之梯,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锋旗帜。西城人,红墙情,新时代,红墙红,新的时代,牢记忠诚新的时代,责任在肩。践行好、弘扬好、发展好红墙意识,从一域之红墙转化为全局之意识,以红的本色和墙的坚定,以实际行动诠释绝对忠诚、责任当担、首善标准,续写好红墙意识的新篇章,这是XX县区的使命,这是新首都的坐标,这是新时代的呼唤。红墙为什么这样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相辉映,红墙为什么这样暖,人民的心儿聚忠诚。时代更新,改革创新,西城迎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引领下,XX县区的红墙意识正在再艳新花,再启新程。第2页共3页第3页共3页